重关月色早凉分,夜夜砧声逐塞云。
意思:重关月色早凉分,夜夜砧声逐塞说。
出自作者[明]俞允文的《捣衣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重关月色早凉分,夜夜砧声逐塞云。泪尽天南与天北,胡笳同是月中闻。》是一首描绘边塞夜晚景色的诗,同时也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
首句“重关月色早凉分,夜夜砧声逐塞云。”描绘了边塞夜晚的独特景色。这里的“重关”可能指的是重重关隘,暗示边塞的险峻和遥远。月色早凉分,即月光在凉意中开始显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冷的氛围。而夜夜砧声逐塞云,则是以不断的捣衣声为边塞妇女表达了她们的思乡之情,这种声音在寂静的夜晚尤其显得突出和凄凉。
“泪尽天南与天北”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这里的“天南与天北”可能指的是广阔无边的天际,也暗示了诗人的故乡距离边塞十分遥远。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眼泪已经流尽,表达了思念之情的强烈和深沉。
最后一句“胡笳同是月中闻”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这里用到了“胡笳”这一边塞乐器,同时又将其与月联系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凄凉而神秘的氛围。而“同是月中闻”则表达了诗人在边塞夜晚的寂静中,似乎听到了胡笳的声音,这进一步表达了他的思乡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边塞夜晚的景色和表达思乡之情,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深思念和对边塞生活的无奈。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