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鸣东壁。
意思:夜夜在东壁。
出自作者[宋]陈德武的《清平乐·啾啾唧唧》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寂静环境中的虫鸣声,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将夜虫的鸣叫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以此表达出一种深深的离愁别绪。
首先,诗中提到的“啾啾唧唧”,这是对夜晚虫鸣声的直接描绘,形象生动,仿佛可以听到夜虫在东壁上低声细语,如诉如歌如涕泣,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忧郁的氛围。这种声音在深夜中回荡,如同在倾诉着什么,又如同在歌唱着什么,又如同在哭泣着什么,这种声音的多样性,使得诗人离愁别绪的情感表达更为丰富。
接着,“乱我离怀似织”一句,诗人将自身的情感状态与夜虫的鸣叫联系起来,仿佛夜虫的鸣叫在扰乱他的离愁别绪,使得他的心情如同织布一样复杂而纷乱。这里的“离怀”可以理解为诗人对离别之人的思念和牵挂,而夜虫的鸣叫则像是他在寂静的夜晚中听到的一种回应。
然后,“画堂帘幕沈深”描绘了室内环境,画堂、帘幕、沈深,这些词语都给人一种幽深、静谧的感觉,进一步强化了夜晚的寂静和忧郁氛围。
“美人睡稳香衾”一句,诗人将注意力转向了离别之人,她已经安稳地睡去,身上的香衾也被她稳稳地抱住。这里的美人和香衾都象征着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希望。
“懒妇知眠到晓”一句,诗人以反讽的手法,将夜虫的鸣叫与懒妇的贪睡联系起来,暗示夜虫的鸣叫是诗人对懒妇贪睡的抱怨和责备。同时,“尔虫枉自劳心”一句则是对夜虫的责备,似乎在责怪夜虫为何要如此辛劳地鸣叫,而不能唤醒懒妇。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虫鸣声以及由此引发的情感波动,表达了诗人深深的离愁别绪和对离别之人的思念和牵挂。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人性和情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