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 大旆传闻发武昌,归舟复道抵维扬。

大旆传闻发武昌,归舟复道抵维扬。

意思:大旗传闻从武昌,回船通道抵达扬州。

出自作者[宋]赵蕃的《寄送府判寺簿先生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的深深忧虑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 首联“大旆传闻发武昌,归舟复道抵维扬。”描绘了军队出征的壮丽景象,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统一的深深期盼。武昌是当时的一个军事重镇,而维扬则是扬州的别称,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统一的深深期盼,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疆土完整的深深忧虑。 颔联“几年风月欠李白,今日河山须子长。”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文化的思考和对李白等文化名人的怀念。李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浪漫主义色彩,深受人们的喜爱。这里诗人用“欠李白”来表达自己对文化名人的怀念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文化事业的关注和期望。 颈联“要为中兴考形势,岂徒余事著文章。”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的深深忧虑和对形势的深刻认识。这里的“中兴”指的是国家的复兴和崛起,“形势”则是指国家的地理、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状况。诗人认为,要想实现国家的复兴和崛起,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而“著文章”则是指通过文学艺术等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以此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尾联“翩然欲去无翎翅,自叹不如鸥鹭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深深无奈和自责。这里诗人用“翩然欲去”来表达自己对于国家复兴的渴望和对于自己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深深无奈,“无翎翅”则是指自己无法像鸥鹭一样自由飞翔,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最后一句“自叹不如鸥鹭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自责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兴亡的深深忧虑和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的深深无奈和自责。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大旆传闻发武昌,归舟复道抵维扬。
几年风月欠李白,今日河山须子长。
要为中兴考形势,岂徒余事著文章。
翩然欲去无翎翅,自叹不如鸥鹭行。

关键词解释

  • 维扬

    读音:wéi yáng

    繁体字:維揚

    意思:(维扬,维扬)
    扬州的别称。
    《书禹贡》:“淮海惟扬州。”惟,通“维”。后因截取二字以为名。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淮海维扬,三千余里。”

  • 复道

    读音:fù dào

    繁体字:復道

    意思:(参见复道,复道)

    造句:

  • 传闻

    读音:chuán wén

    繁体字:傳聞

    短语:道听途说 小道消息 据称

    英语:rumor

    意思:(传闻,传闻)
    非亲见亲闻,而出自他人的转述。亦指所传闻的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