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画》 季冬雪重积,十日奇寒沍。

季冬雪重积,十日奇寒沍。

意思:冬季降雪重积,十天很冷冻结。

出自作者[明]祝允明的《题画》

全文赏析

这首诗《季冬雪重积,十日奇寒沍》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诗,通过对冬季雪厚、寒冷、静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首两句“季冬雪重积,十日奇寒沍”,直接描绘了冬季的景象,雪重积,说明天气严寒,十日奇寒沍,则表明时间之长,寒冷持续不退。这两句奠定了全诗的寒冷基调,为后面的诗句描绘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两句“啁啾阒不闻,葱蒨失其故”,通过声音和植物的变化,进一步表现了冬日的静寂和变化。啁啾,是鸟鸣声,这里却阒不闻,突显了环境的静寂。葱蒨的植物在奇寒中失去了生机,也表现了季节的变化。 “客子欲何归,中林犹独步”,这两句通过描绘一个旅人(客子)想要归家的心情,以及他在森林中独自漫步的场景,进一步表现了冬日的孤独和寂寥。 最后两句“幸有苍苍松,为辨去来路”,诗人庆幸还有苍松可以指引归路,这表现出诗人对松树的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态度。诗人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现出他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即即使在困难和孤独的时候,也要保持乐观和积极的态度。这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季冬雪重积,十日奇寒沍。
啁啾阒不闻,葱蒨失其故。
客子欲何归,中林犹独步。
幸有苍苍松,为辨去来路。
作者介绍
祝允明(1461年1月17日-1527年1月28日),是明朝的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因为右手有六根手指而自号“枝山”,被誉为“枝指生”。祝允明的家族学问渊源,早年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七次会试都未能中选。他的诗文作品不多,但却写得优美精致,展现了其才华横溢的文学天赋。祝允明最著名的成就是书法方面,尤以狂草书法著称,被誉为“祝枝山的字,唐伯虎的画”。

关键词解释

  • 十日

    读音:shí rì

    繁体字:十日

    意思:
    1.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日,尧命后羿射落九日。
    《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
    《淮

  • 季冬

    读音:jì dōng

    繁体字:季冬

    英语:last month of winter

    意思:冬季的最后一个月,农历十二月。
    《礼记月令》:“季冬之月,日在婺女,昏娄中,旦氐中。”

  • 寒沍

    严寒冻结;极寒。 唐 陈岵 《履春冰赋》:“因润下而生德,由寒沍以生姿。”《新唐书·西域传下·识匿》:“王居 塞迦审城 ,北临 乌滸河 。地寒沍,堆阜曲折,沙石流漫。” 明 高攀龙 《圣明亟垂轸恤疏》:“ 东安门 外夹道中,有穷民跪拜乞钱,四关无处无之,遇寒沍,必有冻死。” 苏曼殊 《与叶楚伧柳亚子朱少屏书》:“近日腹中寒沍,生洞泄之疾,久未修笺道念,恕之。”

    读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