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扬音自彻,高下曲宜同。
意思:激励声从彻,高向下弯曲应相同。
出自作者[宋]无名氏的《笙磬同音》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描绘了笙磬的声音,以及它们在音乐中的表现力。
首句“笙磬闻何处,凄锵宛在东”,笙磬是古代的乐器,通常用于宫廷音乐。“凄锵宛在东”描绘了笙磬的声音在东方清晰可闻,给人一种深沉而悠扬的感觉。
“激扬音自彻,高下曲宜同”这两句诗描绘了笙磬声音的特性,激扬的音调可以穿透云霄,而无论演奏何种曲调,笙磬都能适应。
“历历俱盈耳,泠泠递散空”这两句诗描绘了笙磬声音的清晰度以及它在空间中的传递效果。每一个音符都清晰地传到耳朵里,并随着空气流动散播到空中。
“兽因繁奏舞,人感至和通”这两句诗描绘了笙磬音乐对动物和人的影响。动物因为音乐的繁复演奏而舞动,人们则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和谐与通达。
“四悬今尽美,一听辨移风”最后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音乐的美好回忆,并希望人们能够通过聆听音乐来改变风气。这表明作者对音乐的重视,认为它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思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笙磬的声音以及它对人和动物的影响,表达了作者对古代音乐的赞美和对音乐的力量的认可。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品味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