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江楼作》 山水分乡县,干戈足别离。

山水分乡县,干戈足别离。

意思:山水分乡县,战争完全分离。

出自作者[唐]张乔的《江楼作》

全文赏析

这首诗《凭槛见天涯,非秋亦可悲。晚天帆去疾,春雪燕来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七言绝句。它以一种沉静而深入的视角,描绘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 首句“凭槛见天涯,非秋亦可悲。”中,“凭槛”暗示了作者站在高楼的窗口,眺望无边无际的远方,象征着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思考。“天涯”在此并非指地理上的天涯,而是象征着广阔无垠的社会和历史舞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深深的关切,即使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也能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 “晚天帆去疾,春雪燕来迟。”这句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时间流逝感:一方面,晚天的船帆急速驶去,象征着时间的快速流逝;另一方面,春天迟迟不见燕子归来,象征着时间的停滞或者放缓。这种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社会动荡对时间进程的影响的深深忧虑。 “山水分乡县,干戈足别离。”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乡村和城市的分离和对立,以及战乱带来的离别和痛苦。山和水在这里象征着乡村和城市,而“足别离”则直接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最后两句“南人废耕织,早晚罢王师。”是对社会现状的直接批评。南人指的是南方的人民,他们因为战乱而无法正常从事耕种和纺织等生产活动,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生计的深深忧虑。而“罢王师”则直接批评了当前的军事政策,表达了作者对过度军事化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破坏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入而沉静的视角,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深深的忧虑,以及对人民生计和未来发展的深深关切。这种深深的忧虑和关切,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反映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和存在的问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凭槛见天涯,非秋亦可悲。
晚天帆去疾,春雪燕来迟。
山水分乡县,干戈足别离。
南人废耕织,早晚罢王师。
作者介绍
张乔(生卒年不详),池州(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人,懿宗咸通中年进士,当时与许棠、郑谷、张宾等东南才子称“咸通十哲”黄巢起义时,隐居九华山以终。

张乔隐居九华山,池州人也。有高致,十年不窥园以苦学。诗句清雅,迥少其伦。当时东南多才子,如许棠、喻坦之、剧燕、吴罕、任涛、周繇、张蠙、郑谷、李栖远与乔,亦称“十哲”,俱以韵律驰声。大顺中,京兆府解试,李参军频时主文,试《月中桂》诗,乔云:“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遂擅场。其年频以许棠久困场屋,以为首荐。乔与喻坦之复受许下薛尚书之,欲表于朝,以他不果。竟岨峿名途,徒得一进耳。有诗集二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干戈

    读音:gān gē

    繁体字:乾戈

    短语:乱 仗 烽火 战祸 战乱 战火 战 战事 烽烟 烟尘 刀兵

    英语:arms

    意思:
    1.干和戈是古代常用武器

  • 别离

    读音:bié lí

    繁体字:別離

    短语:分开 别离 解手 诀别

    英语:leave

    意思:(别离,别离)
    离别。
    《楚辞九歌少司命》:“悲莫悲兮生别

  • 山水

    读音:shān shuǐ

    繁体字:山水

    短语:光景 景 景观 景物 色

    英语:landscape

    意思:
    1.山与水。
    《墨子明鬼下》:“古今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