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槛见天涯,非秋亦可悲。 晚天帆去疾,春雪燕来迟。 山水分乡县,干戈足别离。 南人废耕织,早晚罢王师。 |
这首诗《凭槛见天涯,非秋亦可悲。晚天帆去疾,春雪燕来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七言绝句。它以一种沉静而深入的视角,描绘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 首句“凭槛见天涯,非秋亦可悲。”中,“凭槛”暗示了作者站在高楼的窗口,眺望无边无际的远方,象征着一种开阔的视野和深远的思考。“天涯”在此并非指地理上的天涯,而是象征着广阔无垠的社会和历史舞台。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深深的关切,即使没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也能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 “晚天帆去疾,春雪燕来迟。”这句诗描绘了两种不同的时间流逝感:一方面,晚天的船帆急速驶去,象征着时间的快速流逝;另一方面,春天迟迟不见燕子归来,象征着时间的停滞或者放缓。这种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的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战乱和社会动荡对时间进程的影响的深深忧虑。 “山水分乡县,干戈足别离。”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乡村和城市的分离和对立,以及战乱带来的离别和痛苦。山和水在这里象征着乡村和城市,而“足别离”则直接表达了离别的痛苦。 最后两句“南人废耕织,早晚罢王师。”是对社会现状的直接批评。南人指的是南方的人民,他们因为战乱而无法正常从事耕种和纺织等生产活动,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生计的深深忧虑。而“罢王师”则直接批评了当前的军事政策,表达了作者对过度军事化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破坏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一种深入而沉静的视角,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深深的忧虑,以及对人民生计和未来发展的深深关切。这种深深的忧虑和关切,不仅体现了诗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反映了社会的真实面貌和存在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