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涪州》 眼前犹有险,不尽更危途。

眼前犹有险,不尽更危途。

意思:眼前仍有危险,不完全再危险途径。

出自作者[宋]汪元量的《涪州》

全文创作背景

汪元量的《涪州》创作于宋末元初,当时他正处于亡国之痛和流离失所之中。这首诗描写了他在涪州的所见所感,通过描绘荒凉孤寂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助。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故国和旧日的怀念,以及对未来命运的担忧。因此,《涪州》的创作背景是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晓立验樯乌,时闻鸟兽呼。
斯须风力健,遮莫水程迂。
赤岩石稠叠,白盐山独孤。
眼前犹有险,不尽更危途。
作者介绍
汪元量(1241~1317年后),南宋末诗人、词人、宫廷琴师。字大有,号水云,亦自号水云子、楚狂、江南倦客,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咸淳(1265年~1274年)进士。南宋度宗时以晓音律、善鼓琴供奉内廷。元军下临安,随南宋恭帝及后妃北上。留大都,侍奉帝后。时文天祥因抗元被俘,囚禁狱中,汪元量不顾个人安危,常去探望,两人以诗唱和,互相激励,结下了深厚情谊。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得元世祖许可,出家为道士,离开大都还江南,暗中结交抗元志士,在浙、赣一带鼓动反元,图谋恢复宋室江山。与民族志士谢翱来往甚密。谢翱曾作《续操琴·哀江南》,歌颂其抗元活动。晚年退居杭州,为道士以终。

汪元量在诗歌的创作上有很深的造诣,其诗大多为记亡国之戚、去国之苦而作,在后世有“宋亡之诗史”之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道:“其诗多慷慨悲歌,有故宫离黍之感,于宋末之事,皆可据以征信。”有《湖山类稿》五卷、《水云集》一卷传世。

关键词解释

  • 不尽

    读音:bù jìn

    繁体字:不儘

    英语:not to the utmost

    意思:(不尽,不尽)

    1.未完;无尽。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 眼前

    读音:yǎn qián

    繁体字:眼前

    英语:now

    意思:
    1.眼睛面前;跟前。
    南朝·梁·沈约《和左丞庾杲之病》:“待漏终不溢,嚣喧满眼前。”
    唐·杜甫《草堂》诗:

  • 险不

    读音:xiǎn bù

    繁体字:險不

    意思:(险不,险不)
    差点儿。
    《水浒传》第三二回:“又将来撺在水里,头脸都磕破了。险不冻死。”
    《西游记》第二一回:“唿喇喇,干坤险不炸崩开,万里江山都是颤。”

  • 危途

    读音:wēi tú

    繁体字:危途

    意思:亦作“危涂”。

    1.艰险难行的道路。
    唐·杜甫《龙门阁》诗:“危途中萦盘,仰望垂线缕。”
    宋·陆游《秋怀》诗之一:“危途触滟滪,归兴薄蓬莱。”<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