捲旗收阵归来也,谁是知恩与报恩。
意思:卷旗接收阵回来了,谁是知恩与报恩。
出自作者[宋]释心月的《偈颂一百五十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月相抛不出门》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首联“一月相抛不出门,几经花县几烟村”,诗人以一种深深的思索开始,他感叹一月的时间在花县的繁华与烟村的宁静之间徘徊,却始终没有踏出家门一步。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城市与乡村、繁华与宁静、出门与不出门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颔联“桑麻影里炊香早,松竹阴中笑语温”,诗人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早晨在桑麻的影子下早早地升起炊烟,傍晚在松竹的阴凉中传来欢声笑语。这里诗人再次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桑麻”和“炊香”象征着乡村的辛勤和收获,“笑语温”则象征着乡村的和谐与欢乐。
颈联“幽磬朝离迎白日,疎钟晚泊送黄昏”,诗人用自然的声音——幽静的磬声在迎接新的一天,黄昏时分稀疏的钟声送走一天的忙碌。这里诗人以自然的声音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乡村黄昏图景。
尾联“捲旗收阵归来也,谁是知恩与报恩”,诗人以一个战争的场景结束全诗,他描绘了军队结束战斗归来的场景,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谁是知恩图报的人。这里诗人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知恩图报的赞美。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细节,表达了诗人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和对知恩图报的赞美。诗中运用了对比、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具有丰富的意象和深远的含义。同时,诗人的语言质朴自然,使得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