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其二》 当初不合轻分散。

当初不合轻分散。

意思:当初真不该轻易分散。

出自作者[宋]柳永的《其二》

全文赏析

这首诗《梦觉清宵半》是一首表达深深思念和离别之痛的诗。它通过描绘梦醒后的情景,以及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情感和无法割舍的思念。 首先,诗中的“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描绘了主人公从梦中醒来,静听银箭滴漏,看到床前的残泪烛,红烛滴泪相伴的情景。这种描绘给人一种深深的寂静和孤独感,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情。 “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余遍。”这句诗描绘了主人公的情绪起伏,由静谧转为激荡,思绪万千,辗转反侧,难以入眠。这种情感的起伏和无法入眠的状态,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思念之深。 “堪恨还堪欢。当初不合轻分散”这句诗表达了主人公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同时也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和遗憾。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句充满了深深的情感色彩。 “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虽后约、的有于飞愿。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这句诗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未来无法相见的无奈和痛苦,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和渴望。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句充满了深深的情感力量。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和离别之痛,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表现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和人文关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梦觉清宵半。
悄然屈指听银箭。
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
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
从卧来、展转千余遍。
恁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
堪恨还堪欢。
当初不合轻分散。
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
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
虽后约、的有于飞愿。
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
作者介绍 柳永简介
柳永(约984年—约1053年),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柳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时学习诗词,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离开家乡,流寓杭州、苏州,沉醉于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之中。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进京参加科举,屡试不中,遂一心填词。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历任睦州团练推官、余杭县令、晓峰盐碱、泗州判官等职,以屯田员外郎致仕,故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词人,也是两宋词坛上创用词调最多的词人。柳永大力创作慢词,将敷陈其事的赋法移植于词,同时充分运用俚词俗语,以适俗的意象、淋漓尽致的铺叙、平淡无华的白描等独特的艺术个性,对宋词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解释

  • 不合

    读音:bù hé

    繁体字:不合

    短语:牛头不对马嘴 文不对题 驴唇不对马嘴

    英语:not conform to

    意思:
    1.违背;不符合。
    汉·刘向《

  • 分散

    读音:fēn sǎn

    繁体字:分散

    短语:散 发散 分流 散架

    英语:scatter

    意思:
    1.离散;别离。
    《左传桓公五年》:“公疾病而乱作,

  • 当初

    读音:dāng chū

    繁体字:噹初

    短语:那时 当年 其时

    英语:originally

    意思:(当初,当初)
    起初;过去。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滱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