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苏炼师》 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

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

意思:还嫌庄子多词句,只有读逍遥六七篇。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赠苏炼师》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的生活,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自然恬静的心境。 “两鬓苍然心浩然”,这个开头描绘了诗人的形象,两鬓斑白,但内心浩渺无边,宽广而深远。“松窗深处药炉前”,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身处松树环绕的窗前,炉火烹煮着药物,给人一种静谧的感觉。 “携将道士通宵语,忘却花时尽日眠。”诗人与道士通宵交谈,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似乎进入了另一种境界,这表现了诗人对道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明镜懒于打开,长久地躺在匣子里,素琴想要弹奏却半无琴弦,这种意象进一步表现了诗人超脱世俗,不问世事的态度。 “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诗人嫌弃庄子的词句过多,只读《逍遥游》等几篇,这表现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诗人形象和生活环境的描绘,以及他与道士的交谈,对琴棋书画的处理,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自然和自由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两鬓苍然心浩然,松窗深处药炉前。
携将道士通宵语,忘却花时尽日眠。
明镜懒开长在匣,素琴欲弄半无弦。
犹嫌庄子多词句,只读逍遥六七篇。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词句

    读音:cí jù

    繁体字:詞句

    英语:(n) words and sentences

    意思:(词句,词句)
    词和句子;字句。
    唐·刘知几《史通叙事》:“观丘明之记事也,当桓·文作霸

  • 庄子

    读音:zhuāng zi

    繁体字:莊子

    短语:农庄 庄 村庄 村 村落

    英语:village

    意思:(庄子,庄子)

    1.村庄。
    《红楼梦

  • 七篇

    读音:qī piān

    繁体字:七篇

    意思:七篇文章。特指《孟子》。该书七篇,故称。
    清·阎若璩《孟子生卒年月考》:“按孔子生卒出处年月,具见《史记孔子世家》,而孟子独略。于是说者纷纭。余尝以七篇为主,参以《史记》等书,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