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看《周易》,读《庄子》,诵《楞严》。
意思:当时看《周易》,读《庄子》,读《楞严经》。
出自作者[宋]沈瀛的《行香子·野叟长年》
全文赏析
这首诗《野叟长年》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和谐、自然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中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一室萧然”,简洁而宁静,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内心的平静。这个环境被“万轴牙签”所包围,牙签是古代书籍的一种装帧方式,这里代指大量的书籍。然而,这些书籍并不是主人公的生活重心,他只留下了“三教都全”的“三件”东西:周易、庄子、楞严经。这三本书都是中国古代经典的代表,体现了主人公对学问的追求和对知识的渴望。
接下来,诗中表达了主人公对生活的理解。“看《周易》,读《庄子》,诵《楞严》”这些行为,实际上是他在不断地学习、思考和领悟,体现了他的智慧和内涵。他能够“会得”别人的话语,这表明他已经具备了理解他人、洞察世事的能力。
然后,诗中又描绘了主人公的生活态度,“万语千言。得鱼儿、了后忘筌”,他并不被世俗的繁复所困扰,而是懂得适时地放下,享受当下的宁静。他懂得“行行坐坐,相与周旋”的道理,即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内心的平和,无论是在坐着还是在行走,他都能与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
最后,“待将此意,寻老孔,问金仙”,这句话表达了主人公对更高层次理解的追求,他希望能从孔子和金仙那里得到更深的理解和启示,体现了他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和学问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