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咏一百首·毛遂》

两国争衡际,诸君袖手观。
群然着珠履,谁肯捧铜盘。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揭示了在两国争斗的情况下,人们的态度和选择。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两国争衡际”,明确描绘了国家间紧张的争斗场景,这是全诗的背景。这种争斗场面,给人一种混乱、无序的感觉,为下文的展开提供了舞台。 次句“诸君袖手观”,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人们在争斗中的态度。这里的“袖手观”意味着置身事外,不愿或不敢参与其中,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的无奈、冷漠或者胆怯。 接着,“群然着珠履”,通过对人们的描绘,进一步揭示了世态。这里的“珠履”,可能是指华贵的装饰,象征着人们的物质追求或者浮华生活。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人们仍然追求个人享乐,忽视国家的命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一句“谁肯捧铜盘”,这里的“捧铜盘”形象地表达了担当和奉献的精神。诗人在这里提出疑问,意在指责人们的自私和冷漠。在国家危难之时,谁愿意站出来,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形象和对比,深刻地揭示了人性在国家争斗中的表现,批评了人们的自私和冷漠,呼吁人们要有担当精神,为国家的繁荣和民族的兴旺做出贡献。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毛遂》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诗作。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刘克庄本人的经历有关。嘉定十七年(1224年),刘克庄担任建阳(位于今福建北部)的县令,这个地方在当时被认为是荒僻之地。刘克庄为了抒发自己因为遭贬谪到这个偏僻之地的不满情绪,以及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和讽刺,因此写下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