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诗人大全 刘克庄

「刘克庄」诗词全集(4804)首

  • 犹记臣之少。
    兴狂时、过陈遵饮,对孙登啸。
    岁晚登临多感慨,但觉齐山诗妙。
    任蓉月、柳风吹照。
    金印不来丹飞去,拟神仙、富贵都差了。
    空铸错,与人笑。
    九年前拜悬车表。
    试回看、柴桑菊老,玄都花少。
    周也曾言殇子寿,佛以白头为夭。
    末後句、岩头曾道。
    头似秃鶖巾裹懒,最不宜蝉冕宜僧帽。
    杯中物,直须釂。
  • 忆昔俱年少。
    向斯晨、登高怀古,赋诗舒啸。
    追数樽前插花客,人物并皆佳妙。
    禁几度、西风残照。
    元子寄奴曾富贵,到而今、一一消磨了。
    君不乐,后人笑。
    山南山北添华表。
    叹归来、谢池草合,黄台瓜少。
    老去爱持齐物论,谁管彭殇寿夭。
    待细说、教天知道。
    不羡两苏并二宋,愿弟兄、岁岁同吹帽。
    杯到手,莫辞釂。
  • 辇路东风里。
    试回头、金闺昨梦,侵寻三纪。
    岁晚岿然灵光殿,仆与君侯而已。
    漫过眼、几番桃李。
    珠履金钗常满座,问谁人、得似张公子。
    驰骥騄,佩龟紫。
    宿云收尽檐声止。
    玳筵开、高台风月,後堂罗绮。
    恰近洛人修禊节,莫惜飞觞临水。
    怕则怕、追锋徵起。
    此老一生江海客,愿风云、际会从今始。
    宁郁郁,久居此。
  • 梦断钧天宴。
    怪人间、曲吹别调,局翻新面。
    不是先生喑哑了,怕杀乌台旧案。
    但掩耳、蝉嘶禽啭。
    老去把茅依地主,有瓦盆盛酒荷包饭。
    停造请,免朝见。
    少狂误发功名愿。
    苦贪他、生前死后,美官佳传。
    白发归来还自笑,管辖希夷古观。
    看一道、冰衔堪羡。
    妃子将军瞋未已,问匡山、何似金銮殿。
    休更待,杜鹃劝。
  • 风露驱炎毒。
    记仙翁、飘然谪堕,吹笙骑鹄。
    历历汉初秦季事,山下瓜犹未熟。
    过眼见、群雄分鹿。
    想得拂衣游汗漫,试回头、刘项俱蛮触。
    斫鲸脍,脯麟肉。
    越人好事因成俗。
    拥遨头、如云士女,山南山北。
    问讯先生无恙否,齐鲁干戈满目。
    且游戏、扶胥黄木。
    不是世无瓜样枣,便有来、肯饱痴儿腹。
    聊举酒,笑相属。
  • 谪下神清洞。
    更遭他、揶揄黠鬼,路旁遮送。
    薄命书生鸡肋尔,却笑尊拳忒重。
    破故纸、谁教翻弄。
    一枕茅檐春睡美,便周公、大圣何须梦。
    门前客,任题凤。
    卜邻羊仲并求仲。
    愿春来、西畴雨足,土膏犁动。
    白发巡官占岁稔,不问京房翼奉。
    槔与瓮、从今无用。
    醉与老农同击壤,莫随人、投献嘉禾颂。
    在陋巷,胜华栋。
  • 草草池亭宴。
    又何须、珠_络臂,琵琶遮面。
    宾主一时词翰手,倏忽龙蛇满案。
    传写处、尘飞莺啭。
    但得时平鱼稻熟,这腐儒、不用青精饭。
    阴雾扫,霁华见。
    使君偿了丰年愿。
    便从今、也无敲扑,也无厨传。
    试拂笼纱看壁记,几个标名渠观。
    想九牧、闻风争羡。
    此老饱知民疾苦,早归来、载笔薰风殿。
    诗有讽,赋无劝。
  • 万字如针缕。
    忆王郎、丹墀大对,气为文主。
    贵近旁观俱失色,仰止如天圣度。
    笑杜牧、成名居五。
    晚面清光犹苦谏,似封人、恳切言君母。
    谪尘世,错行路。
    当时宜和薰风句。
    又那知、青云一跌,被才名误。
    输与灵和殿前柳,柔软随风学舞。
    怪两鸟、新来停语。
    不是先生高索价,问何时、宰相先生许。
    举杯祝,莫倾柱。
  • 鹏赋年犹少。
    晚飘蓬、夜郎秋浦,渔歌猿啸。
    骏马名姬俱散去,参透南华微妙。
    敛万丈、光芒回照。
    妃子将军瞋个甚,老先生、拂袖金闺了。
    供玉齿,粲然笑。
    解骖赖有汾阳老。
    叹今人、布衣交薄,绨袍情少。
    黄祖斗筲何足算,鹦鹉才高命夭。
    与贺监、其归同道。
    脱下锦袍与呆底,谪仙人、白伫乌纱帽。
    邀素月,入杯釂。
  • 前度看花白发郎。
    平生痼疾是清狂。
    幸然无事污青史,省得教人奏赤章。
    游侠窟,少年场。
    输他群谢与诸王。
    居人不识庚桑楚,弟子谁从魏伯阳。
  • 身畔无丝缕。
    但从前、练裳练帨,做他家主。
    甲子一周加二纪,兔走乌飞几度。
    赛孔子、如来三五徐陵云:小如来五岁,多孔子三年。
    鹤发萧萧无可截,要一杯、留客惭陶母。
    门外草,欲迷路。
    朗吟白雪阳春句。
    待夫君、骊驹不至,鹊声还误。
    老去聊攀莱子例,倒著斑衣戏舞。
    记田舍、火炉头语。
    肘后黄金腰下印,有高堂、未敢将身许。
    且扇枕,莫倚柱。
  • 主判茅君洞。
    有檐间、查查喜鹊,晓来传送。
    几度黄符披戴了,此度君恩越重。
    被贺监、天随调弄。
    做取散人千百岁,笑渠侬、一霎邯郸梦。
    歌而过,凤兮凤。
    灌园织屦希陈仲。
    问先生、加齐卿相,可无心动。
    除却醴泉中太乙,拣个名山自奉。
    那捷径、输他藏用。
    有耳不曾闻黜陟,免教人、贬驳徂徕颂。
    服兰佩,结茅栋。
  • 人老难重少。
    强追陪、李侯痛饮,刘郎清啸。
    报答秋光无一字,虚说君房语妙。
    且匣起、青铜休照。
    赖有多情篱下菊,待西风、不肯先开了。
    留晚节,发孤笑。
    孔璋客绍衡依表。
    有谁怜、戴花翁病,插萸人少。
    生不逢场闲则剧,年似龚生犹夭。
    吃紧处、无人曾道。
    到得扶他迂叟出,算貂蝉、未抵深衣帽。
    街酒贱,更沽釂。
  • 此腹元空洞。
    少年时、诸公过矣,上天吹送。
    老大被他禁害杀,身与浮名孰重。
    这鼓笛、休休拈弄。
    彩笔掷还残锦去,愿今生、来世无妖梦。
    且饭犊,莫吞凤。
    新来喑哑如翁仲。
    羡王郎、骖鸾缥缈,玉箫吹动。
    应笑夔州村里女,灸面生愁进奉。
    要绝代、倾城安用。
    今古何人知此理,有吾家、酒德先生颂。
    三万卷,漫充栋。
  • 放逐身蓝缕。
    被门前、群鸥戏狎,见推盟主。
    若把士师三黜比,老子多他两度。
    袖手看、名场呼五。
    不会车边望尘拜,免他年、青史羞潘母。
    句曲洞,是归路。
    平生怕道萧萧句。
    况新来、冠敧弁侧,醉人多误。
    管甚是非并礼法,顿足低昂起舞。
    任百鸟、喧啾春语。
    欲托朱弦写悲壮,这琴心、脉脉谁堪许。
    君按拍,我调柱。
  • 鬓雪今千缕。
    更休休、痴心呆望,故人明主。
    晚学瞿聃无所得,不解飞升灭度。
    似晓鼓、冬冬挝五。
    散尽朝来汤饼客,且烹鸡、要饭茅容母。
    怕回首,太行路。
    麟台学士微云句。
    便樽前、周郎复出,审音无误。
    安得春莺雪儿辈,轻拍红牙按舞。
    也莫笑、侬家蛮语。
    老去山歌尤协律,又何须、手笔如燕许。
    援琴操,促筝柱。
  • 老去光阴驶。
    向西风、疏林变缬,残霞成绮。
    尚喜暮年腰脚健,不碍登山临水。
    算自古、英游能几。
    客与桓公俱臭腐,独流传、吹帽狂生尔。
    后来者,亦犹此。
    篮舆伊轧柴桑里。
    问黄花、没些消息,空篱而已。
    赖有一般芙蓉月,偏照先生怀里。
    且觅个、栏干同倚。
    检点樽前谁见在,忆平生、共插茱萸底。
    欢末足,饮姑止。
  • 诗变齐梁体已浇。
    香奁新制出唐朝。
    纷纷竞奏桑间曲,寂寂谁知爨下焦。
    挥彩笔,展红绡。
    十分峭措称妖娆。
    可怜才子如公瑾,未有佳人敌小乔。
  • 行乐尤宜少。
    忆坡公、洞箫听罢,划然长啸。
    四海共知霜鬓满,莫问近来何妙。
    也不记、金莲曾照。
    老没太官糕酒分,把茱萸、便准登高了。
    齐得丧,等嘻笑。
    集无韩子潮州表。
    数当时、南迁者众,北归人少。
    赤壁玉堂均一梦,此岂蛮烟能夭。
    与同叔、俱尝知道。
    谁向进贤冠底说,画出来、不似眉山帽。
    秋菊盏,献公釂。
  • 何必游嵩少。
    屋边山、松风浩荡,虎龙吟啸。
    旧效楚人悲秋作,晚爱陶诗高妙。
    发如此、临流羞照。
    屈指向来夸毗子,被西风、一笔都勾了。
    曾不满,达人笑。
    当年玉振于江表。
    怅而今、老身空在,欢娱全少。
    假使真如彭祖寿,蒙叟犹嗤渠夭。
    偶落笔、不经人道。
    岁晚连床谈至晓,胜冈头、出没看乌帽。
    君举白,我频釂。
  • 怪事广寒殿,此夕不开关。
    林间乌鹊贺,暂得一枝安。
    只在浮云深处,谁驾长风挟取,明镜忽飞还。
    玉兔呼不应,难觅臼中丹。
    酒行深,歌听彻,笛吹残。
    嫦娥老去孤另,离别匹如闲。
    待得银盘擎出,只怕玉峰醉倒,衰病不禁寒。
    卿去我欲睡,孤负此湖山。
  • 往日封章,曾耸动、君王颜色。
    今似得、三闾公子,四明狂客。
    古不能箝言者口,天方欲寿中朝脉。
    算人间、岂有病无医,须针石。
    年冉冉,袍犹碧。
    心耿耿,头先白。
    笑臣舒迂缓,臣山愚直。
    拂袖归来羞炙手,望尘拜了难伸膝。
    把富春濑与首阳山,图斋壁。
关于作者

刘克庄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于评价
刘克庄是南宋末期的著名诗人,词人和文学评论家。
他的诗歌和词作数量丰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在诗歌方面,他的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在词作方面,他继承了辛弃疾的豪放风格,又有自己的创新,作品多抒发豪情壮志和忧国忧民之情。
同时,刘克庄还是一位文学评论家,他的词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强调词的现实功利性,主张词作应当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抒发词人的真情实感。
他还提倡豪放词风,认为词应该具有大声镗鞳的气势和流丽绵密的韵味。
总的来说,刘克庄是一位具有深厚文学修养和独特艺术风格的诗人和词人,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年代
收录作品
4804首
推荐购买
推荐作者
友情链接:
  • 爱马仕鞋子
  • lv女包价格
  • 阿玛尼包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