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园春已暮,霁色射疏篱。 地静苔过竹,沙清树入池。 野人来尽日,山鸟话多时。 偶傍松窗立,微风动七丝。 |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末郊园的宁静景象,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首句“郊园春已暮”,交代了时间和地点,同时也暗示着春天即将过去,夏天即将来临。这种时令的转变,让整首诗充满了感慨和思索。 接下来的“霁色射疏篱”,描绘了天气转晴后的景象,阳光透过篱笆照射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给人一种宁静而温暖的感觉。 “地静苔过竹,沙清树入池”,进一步描绘了郊园的静谧和清新。苔藓从竹林间蔓延开来,沙地上的树木倒映在池水中,这些景象都让人感到一种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野人来尽日,山鸟话多时”,通过“野人”和“山鸟”的形象,表现了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状态。他整天在郊园中漫步,与山鸟为伴,聆听它们的歌唱,这种生活让他感到无比惬意和自由。 最后两句“偶傍松窗立,微风动七丝”,以“松窗”和“微风”为意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豁达。他站在松树下,感受着微风吹动琴弦的声音,这种情境让他更加陶醉在自然的美好中。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春末郊园的宁静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描绘自然的美好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