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与存子侄王南运上风聊句》

舟行缓东去,波蹙疑西流。
尘扬频闭目,草偃付囘眸。
翩翩泝岸鹭,缓缓沿波鸥。
聚沱留积滓,逆浪集浮沤。
门窥雨斜入,窗望山相留。
棹苦掌痕肿,烟囘眦泪浮。
客舟上急争,我楫去悠悠。
一程分两日,半月仅三州。
仆嗔粮易竭,客怨利难谋。
柁斜横水面,人宿避沙头。
啸想开陵虎,化催西海虬。
欲寄风伯语,聊以吾诗投。
何如还借顺,咫尺登瀛洲。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生动且具象的诗,给人带来了丰富的视觉、感觉和情绪体验。诗的主题集中在舟行的旅程、自然的景象以及旅人的感受上。 首先,诗人以舟行为主线,描绘了船在水上缓缓前行的景象,“舟行缓东去,波蹙疑西流”,这里既展示了船行的方向,也描绘了水波涌动的情景。接着,诗人通过“尘扬频闭目,草偃付囘眸”进一步刻画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飞扬的尘土和倒伏的草丛,以闭眼和回眸来展示旅行的动态和诗人的感受。 诗中还通过生动的动物形象,“翩翩泝岸鹭,缓缓沿波鸥”,来进一步渲染自然景象,白鹭翩翩飞舞,鸥鸟缓缓随波,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而“聚沱留积滓,逆浪集浮沤”则展示了水面上的波涛和泡沫,形象生动。 诗人对于旅行的辛苦和孤独也有深刻的描绘,“棹苦掌痕肿,烟囘眦泪浮”,形象地表现了划船的辛苦和烟熏泪流的情景,让人感到旅行的艰辛。而“客舟上急争,我楫去悠悠”则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不急于到达目的地,悠然自得的态度。 接着,诗人通过“仆嗔粮易竭,客怨利难谋”表达了旅途中的困厄和辛苦,粮食匮乏,利益难求,而“柁斜横水面,人宿避沙头”则进一步展现了船宿沙洲,人避风波的艰苦景象。 然而,在这样的困境中,诗人的心态却是积极向上的,“啸想开陵虎,化催西海虬”,以壮志凌云的豪情,表达了无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最后,“欲寄风伯语,聊以吾诗投。何如还借顺,咫尺登瀛洲”,诗人希望借助诗歌的力量,祈求风平浪静,顺利到达目的地。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舟行的全过程,诗人的感受和情绪也随之流淌,形成了一首富有动态感和生动感的诗篇。
创作背景
《与存子侄王南运上风聊句》是宋代的诗人阳枋创作的一首诗。该诗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 1. 自然背景:诗人与存子侄以及王南运一同在江上乘风而上,感受到了江风的凉爽与畅快,见到了江边美景,从而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2. 人文背景:诗人与亲人朋友一同游玩,心情愉悦,因此想要通过诗歌来表达这种情感,并与同游者共享这份美好。 综上所述,这首诗是在自然与人文的双重背景下创作而成的。
相关诗词
  • 1
    [唐]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华。
    听猿实下三声泪,奉使虚随八月查。
    画省香炉违伏枕,山楼粉堞隐悲笳。
    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千家山郭静朝晖,一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衣马自轻
  • 2
    [唐]
    兵卫森画戟,宴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惭居处崇,未睹斯民康。
    理会是非遣,性达形迹忘。
    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
    俯饮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欢体自轻,意欲凌风翔。
    吴中盛文史,群彦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岂曰财赋强。
  • 3
    [唐]
    水精帘里颇黎枕,暖香惹梦鸳鸯锦。
    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
    藕丝秋色浅,人胜参差剪。
    双鬓隔香红,玉钗头上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