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孔恂入洛》

洛阳古城秋色多,送君此去心如何。
青山欲暮惜别酒,碧草未尽伤离歌。
前朝冠带掩金谷,旧游花月经铜驼。
行人正苦奈分手,日落远水生微波。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深情厚谊的送别诗,以洛阳古城的秋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心情。 首句“洛阳古城秋色多”点明了时间和地点,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洛阳古城被秋色所包围,这既展示了诗人对环境的敏锐观察,也暗示了离别时的哀伤气氛。 “送君此去心如何”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内心的复杂感受,既有不舍,也有对友人未来的担忧。 接下来的“青山欲暮惜别酒,碧草未尽伤离歌”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气氛。“青山欲暮”和“碧草未尽”寓意着离别的时间并不合适,暗示着诗人对友人的挽留。 然后,“前朝冠带掩金谷,旧游花月经铜驼”两句诗人借用了历史典故,让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前朝冠带”和“旧游花月”寓意着过去的辉煌和美好回忆,与现在的离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最后,“行人正苦奈分手,日落远水生微波”两句再次回到现实,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分手的痛苦。而“日落远水生微波”则暗示着离别后的日子将会充满无尽的思念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洛阳古城秋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不舍之情。同时,借用历史典故,让诗歌具有了更深的意境和内涵。
创作背景
《送孔恂入洛》是唐朝诗人司马扎的一首诗。司马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反映社会动荡、政治混乱、人民疾苦,流露出忧国忧民的情绪。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历史环境有关。唐朝中期以后,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战乱频仍,人民流离失所。洛阳作为唐朝的东都,曾是繁华之地,但在战乱中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诗人送别友人孔恂入洛,可能就是对这种历史背景下人们离别、生活困苦的一种抒发。 以上只是对创作背景的一种推测,如果需要更准确的信息,还需要查阅更多的历史文献和诗歌研究资料。
相关诗词
  • 1
    [南北朝]
    季秋边朔苦。
    旅鴈违霜雪。
    凄凄阳卉腓。
    皎皎寒潭絜。
    良辰感圣心。
    云旗兴暮节。
    鸣葭戾朱宫。
    兰巵献时哲。
    饯宴光有孚。
    和乐隆所缺。
    在宥天下理。
    吹万羣方悦。
    归客遂海隅。
    脱冠谢朝列。
    弭棹薄枉渚。
    指景待乐阕。
    河流有急澜。
    浮骖无缓辙。
    岂伊川途念。
    宿心愧将别。
    彼美丘园道。
    喟焉伤薄劣。
  • 2
    [唐]
    巢父掉头不肯住,东将入海随烟雾。
    诗卷长留天地间,钓竿欲拂珊瑚树。
    深山大泽龙蛇远,春寒野阴风景暮。
    蓬莱织女回云车,指点虚无是归路。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
    惜君只欲苦死留,富贵何如草头露?
    蔡侯静者意有余,清夜置酒临前除。
    罢琴惆怅月照席,几岁寄我空中书?
    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
  • 3
    [唐]
    江南相送隔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
    闻道全军征北虏,又言诗将会南河。
    边心冉冉乡人绝,寒色青青战马多。
    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行未蹉跎。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