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赠吕仲善之北平搜访遗事》

龙庭返骑如飞烟,真人端拱收中原。
北平图籍载连舸,挂一漏万无完篇。
妖星夜半躔奎宿,山川千载还清淑。
国书不使外廷传,翰林青简空如玉。
监殷监夏思前车,诏起群儒当疾书。
皇家制作贵传信,未许太史征无目。
旧事遗文更搜访,狼籍幽燕藉君往。
五车上送见书成,一代兴亡如指掌。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的时代,真人(可能是指皇帝或领袖)努力收复中原,国家的图书文物被运送连舸,但仍有遗漏。妖星夜半出现在天空,象征着动荡和不安。然而,山川依旧清淑,国家仍然有希望。皇帝下令群儒起草诏书,以监察历史的前车之鉴,避免重蹈覆辙。皇家制作贵在传信,不允许太史无证之言。诗人呼吁搜访旧事遗文,藉以了解国家的兴衰历程。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书籍成书的期待,希望通过这些书籍,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一代兴亡的历史,从而吸取经验教训,为国家的未来发展做出贡献。 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兴衰、历史传承和文化遗产的关注和思考,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诗人的笔触生动细腻,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创作背景
《赠吕仲善之北平搜访遗事》是明朝诗人赵滂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明朝的历史和文化环境有关。在明朝,由于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许多历史事件和文物被遗忘或丢失。因此,一些文人墨客开始致力于搜寻和记录历史遗迹和文化遗产。 吕仲善是一位明史学者,他前往北平搜访遗事,意在寻找和了解明朝的历史和文化。赵滂为此作诗赠别,表达了对吕仲善的敬仰和支持。 综上所述,《赠吕仲善之北平搜访遗事》的创作背景是明朝的历史和文化环境,以及诗人赵滂对吕仲善的敬仰和支持。
相关诗词
  • 1
    [清]
    重考彝尊书以成,七言权当序而行。
    名因日下荀鸣鹤,迹逮春明孙北平。
    罣漏岂无补所阙,淆讹时有校从精。
    百年熙皞繁文物,似胜三都及两京。
  • 2
    [唐]
    桐柏真人曾此居,焚香厓下诵灵书。
    朝回时宴三山客,涧尽闲飞五色鱼。
    天柱一峰凝碧玉,神灯千点散红蕖。
    宝芝常在知谁得,好驾金蟾入太虚。
  • 3
    [明]
    潮满金陵渚,风高浦子城。
    烟帆来楚色,霜叶下秋声。
    水国开千市,天家驻五兵。
    旌旗摇列垒,鼓角动连营。
    海汛防南服,边烽接北平。
    壮心空宿昔,逸思尚纵横。
    几逐渔樵侣,常投草泽行。
    捞虾沙岸浅,牧豕竹坡晴。
    旅食游应倦,秋衣授未成。
    平山独可眺,眺远寄离情。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