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杜司空席上赋》

红灯初上月轮高,照见堂前万朵桃。
觱栗调清银象管,琵琶声亮紫檀槽。
能歌姹女颜如玉,解引萧郎眼似刀。
争奈夜深抛耍令,舞来挼去使人劳。
作品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歌妓们在月下舞蹈的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的首句“红灯初上月轮高”,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幕降临、红灯高挂的场景,给人以温馨的氛围。 2. “照见堂前万朵桃”,描绘了堂前盛开的桃花,赋予了夜色中宁静的庭院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3. “觱栗调清银象管,琵琶声亮紫檀槽”,诗人用乐器和乐器的颜色来形容声音的清亮,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优美。 4. “能歌姹女颜如玉,解引萧郎眼似刀”,这里运用了比喻,将歌妓比作美丽的仙女,而萧郎则比喻为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的人。 5. “争奈夜深抛耍令,舞来挼去使人劳”,最后两句描绘了歌妓停止了歌舞,开始让人感到疲倦的场景。这句诗通过动作和情感的描写,表现了歌舞的疲劳和结束后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情感的描写,生动地描绘了歌妓在月下舞蹈的场景,表现了她们的美貌和才艺,同时也揭示了她们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这些美丽而悲惨的女性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创作背景
《杜司空席上赋》是唐代诗人李宣古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一个宴会,即题目中的“杜司空席上”。杜司空是当时的一位高级官员,李宣古在他的宴会上作诗,描述了宴会的盛况和氛围。 在唐代,宴会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也是文人雅士展示才华的场所。在宴会上,人们会欣赏音乐、舞蹈、诗歌等艺术表演,同时也会进行诗词创作,以表达对宴会主人和嘉宾的赞美和敬意。 因此,可以推测,《杜司空席上赋》是李宣古在杜司空的宴会上,受到现场氛围的启发和影响,而创作的诗歌作品。
相关诗词
  • 1
    [唐]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褥。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明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 2
    [唐]
    西风策马问王官,松径萦纡上百盘。
    泉响夜潭穿石窦,峰高天柱矗云端。
    一鸣共许才华旧,三诏方知节操寒。
    花落鸟啼人不见,休休亭上倚阑干。
  • 3
    [宋]
    自古文章贤太守,江南只数苏州。
    而今太守更风流。
    熏香开画阁,迎月上西楼。
    见说宫妆高髻拥,司空却是遨头。
    五湖莫便具扁舟。
    玉堂红蕊在,还胜百花洲。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