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初上月轮高,照见堂前万朵桃。 觱栗调清银象管,琵琶声亮紫檀槽。 能歌姹女颜如玉,解引萧郎眼似刀。 争奈夜深抛耍令,舞来挼去使人劳。 |
这首诗以丰富的感官体验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歌妓们在月下舞蹈的场景。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1. 诗的首句“红灯初上月轮高”,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夜幕降临、红灯高挂的场景,给人以温馨的氛围。 2. “照见堂前万朵桃”,描绘了堂前盛开的桃花,赋予了夜色中宁静的庭院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 3. “觱栗调清银象管,琵琶声亮紫檀槽”,诗人用乐器和乐器的颜色来形容声音的清亮,进一步强调了音乐的优美。 4. “能歌姹女颜如玉,解引萧郎眼似刀”,这里运用了比喻,将歌妓比作美丽的仙女,而萧郎则比喻为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的人。 5. “争奈夜深抛耍令,舞来挼去使人劳”,最后两句描绘了歌妓停止了歌舞,开始让人感到疲倦的场景。这句诗通过动作和情感的描写,表现了歌舞的疲劳和结束后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和情感的描写,生动地描绘了歌妓在月下舞蹈的场景,表现了她们的美貌和才艺,同时也揭示了她们生活的艰辛和无奈。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对这些美丽而悲惨的女性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