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赐杨亿判秘监》

琐闼往年司制诰,共嘉藻思类相如。
蓬山今日诠墳史,还仰多闻过仲舒。
报政列城归觐后,疏恩高阁拜官初。
诸生济济弥瞻望,铅椠谘询辨鲁鱼。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一位在“琐闼”这个部门任职,并曾撰写过“制诰”的官员而写的。诗中先概括地赞扬了这位官员的才思和学识,说他像西汉的司马相如,又像东晋的王衍,并希望他能像西汉的仲舒一样,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给诸生讲学,培养人才。最后表示,众学生和作者本人都盼望他今后更加谨慎地校订书籍,以免错误。 首联用典,赞人才能。“琐闼往年司制诰,共嘉藻思类相如”,说这位官员以前曾掌管诰敕,撰制诏书,文章之美,与司马相如相似。这里对过去的事只字不提,而是从侧面落笔,通过赞扬这位官员撰写制诰成绩突出,文章之美堪与司马相如相比,曲折地反映其才思之敏捷和学识之渊博。这一联含蓄而又得体,大大增强了诗句的表达效果。 “蓬山”句以下,则转为对这位官员的祝愿和期待。颔联“蓬山今日诠坟史,还仰多闻过仲舒”,蓬莱山指国家藏书之地,典出王充《论衡·超奇篇》:“世之学者,咸曰丘明、荀卿实录。案据《左传》,为失其实。《史记》所以胜《左传》,多其戏谈及公羊董仲舒设义不考之由。”“过仲舒”谓超过董仲舒。这里赞许这位官员要像董仲舒一样勤于著述,为阐明经义修撰史书作好充分准备。颈联“报政列城归觐后,疏恩高阁拜官初”,说这位官员在治理政事、巡行辖境、报效朝廷之后,初次拜官升职。“诸生济济弥瞻望”紧承上句意脉,而“还仰多闻过仲舒”一句又使诗的意境跌宕有致,对仗精工,确是佳句。尾联“诸生济济弥瞻望,铅椠谘询辨鲁鱼”,写众学生盼望这位官员今后更加谨慎地校订书籍,以免错误。“济济”形容学生众多,“铅椠”指校书。“谘询”意为咨询。“鲁鱼”指古籍传写中的错误。 这首诗以诗人与官员间的身份和关系入诗,把对官员的赞许、期望、祝愿、询问等情感熔为一炉,委婉雅致,语短情长。且对仗工整,颇见功力。在遣词用字上,诗人还十分注重与其所赞许的对象气质相谐。或称其才思敏捷,堪与司马相如相比;或赞其学识渊博,可超过董仲舒;或期待其勤于著述、慎校图书等等。表达得体,足见诗人文思之巧、造诣之深。
创作背景
宋真宗的《赐杨亿判秘监》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杨亿的才华和贡献密切相关。杨亿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官员,以其卓越的文学和政治才能而著称。宋真宗欣赏杨亿的才华,因此赐予他判秘监的官职,负责管理和编纂国家的重要文献。这首诗就是宋真宗在赐予杨亿官职时所作的,旨在赞扬杨亿的才华和表达对他未来工作的期待。
相关诗词
  • 1
    [宋]
    黄芦洲上雪初乾,风撼枯枝晚更寒。
    静舣小舟谁得似,生涯潇洒一渔竿。
  • 2
    [唐]
    何胤本征士,高情动天地。
    既无阀阅门,常嫌冠冕累。
    宰邑著嘉政,为郡留高致。
    移官在书府,方乐鸳池贵。
    玉季牧江西,泣之不忍离。
    舍杖随之去,天下钦高义。
    乌帽白絺裘,篮舆竹如意。
    黄菊陶潜酒,青山谢公妓。
    月槛咏诗情,花溪钓鱼戏。
    钟陵既方舟,魏阙将结驷。
    甘求白首闲,不为苍生起。
    优诏加大监,所以符公议。
    既为逍遥公,又作鸱夷子。
    安车悬不出,驷马闲无事。
    微雨汉陂舟,残日终南骑。
    富贵尽凌云,何人能至此?
    猜祸皆及身,何复至如是。
    贤哉此丈夫,百世一人矣。
  • 3
    [唐]
    洪河何处望,一境在孤烟。
    极野如蓝日,长波似镜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