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海棠》

翠萼凌晨绽,清香逐处飘。
高低临曲槛,红白间纤条。
润比攒温玉,繁如簇绛绡。
尽堪图画取,名笔在僧繇。
作品赏析
这首诗《咏红蕖》是一首对红蕖(即荷花)的赞美诗。诗人通过对红蕖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叹。 首联“翠萼凌晨绽,清香逐处飘”,通过“翠萼”和“清香”两个意象,勾勒出红蕖在清晨绽放,清香四溢的美丽景象。这一联既表达了红蕖初绽的娇美,又突显了其清芬的香气。 颔联“高低临曲槛,红白间纤条”则描绘了红蕖在曲槛(即荷花池畔)中高低错落,红白相间,纤细的枝条在微风中摇曳生姿的景象。这一联通过高低、红白、纤细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红蕖的形态之美。 颈联“润比攒温玉,繁如簇绛绡”进一步赞美了红蕖的质感美。这里用“攒温玉”比喻红蕖的滋润,用“簇绛绡”比喻红蕖的繁密之态,形象生动,使人如见其形,如触其质。 尾联“尽堪图画取,名笔在僧繇”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红蕖的赞美之情,认为红蕖堪比画图,是名笔画家僧繇笔下的妙品。这一联既表达了红蕖的美景如画,又赞美了其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红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赞叹。诗人运用生动的语言,通过对红蕖娇美、香气、形态、质感等各个方面的描绘,展现出了红蕖的美丽和艺术价值。同时,诗中也暗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创作背景
宋真宗的《海棠》诗的创作背景与宋真宗本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有关。宋真宗赵恒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致力于文化发展和社会稳定。对于海棠花的喜爱,可能源自于他的个人审美和情感倾向,同时,海棠花在宋代也是文人雅士常常歌咏的对象。 具体到《海棠》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宋真宗在某个春天观赏海棠花时,被其美丽所吸引,从而产生创作灵感。诗歌通过描绘海棠花的形态和色彩,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同时,诗歌也可能寓意着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多信息,建议您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或向专业人士请教。
相关诗词
  • 1
    [宋]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2
    [清]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 3
    [清]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