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记里俗耳十首》

百粤喧哗外,三江指顾中。
耕桑遗俗在,草木故城空。
近泽知田美,多鱼验海丰。
由来形势地,越绝控辽东。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描绘百越之地(即今岭南地区)的壮丽景象。首联“百粤喧哗外,三江指顾中”便直接点明主题,诗人在俯瞰百越之地时,仿佛可以听到那里喧闹的声音,而三江的流淌则仿佛就在他的掌握之中。这里,“百粤”泛指岭南地区,“三江”则具体指诗人眼前的三条大江。这一联既描绘了岭南的壮丽景色,又通过“指顾中”暗示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熟悉和热爱。 颔联“耕桑遗俗在,草木故城空”,进一步描述了岭南独特的风土人情。“耕桑遗俗在”说明这里仍保留着先民们留下的农耕传统,展现出这片土地上深厚的农业文明。“草木故城空”则描绘了一片静寂之景,草木茂盛,城池却已不在,既表现了岁月的流逝,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颈联“近泽知田美,多鱼验海丰”,诗人从两方面描述了岭南的富饶。“近泽知田美”是就大泽湿地而言,这里沃野千里,稻田广布,自然条件优越。“多鱼验海丰”则是就海洋资源而言,这里鱼虾丰富,自古以来就是富饶之地。这两句既展示了岭南的自然美景,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富饶的赞叹。 尾联“由来形势地,越绝控辽东”,诗人总结道,岭南之所以如此富饶,如此繁华,是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形势。“越绝”指岭南山地,险峻的自然环境使得外敌难以侵入,保证了这里的安宁。“辽东”则指遥远的地方,说明了这里的广阔和繁荣。这一联既表达了对岭南地理形势的赞赏,也流露出诗人对这片土地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岭南壮丽的自然景色和深厚的人文风情,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怀念。诗中的每一个字句都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读来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宋舒坦的《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记里俗耳十首》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地理环境:诗歌描写了浙江四明(今宁波地区)的山水风光和民俗风情。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的描绘,展示了四明地区的美丽和独特之处。 2. 社会生活:诗歌反映了当时四明地区的社会生活,包括人民的生产劳动、风俗习惯、民间传说等。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当地人民的尊重和理解。 3. 人文情感:诗歌中融入了作者对四明地区的深厚感情。通过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描绘,作者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眷恋之情。 综上所述,宋舒坦的《和马粹老四明杂诗聊记里俗耳十首》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地理环境、社会生活和人文情感等方面,通过诗歌的形式展示了四明地区的独特魅力。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