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摸鱼子 高爱山隐居》

爱吾庐、傍湖千顷,苍茫一片清润。
晴岚暖翠融融处,花影倒窥天镜。
沙浦迥。
看野水涵波,隔柳横孤艇。
眠鸥未醒。
甚占得莼乡,都无人见,斜照起春暝。
还重省。
岂料山中秦晋。
桃源今度难认。
林间即是长生路,一笑元非捷径。
深更静。
待散以吹箫,跨鹤天风冷。
凭高露饮。
正碧落尘空,光摇半壁,月在万松顶。
作品赏析
【注释】:
这首词是描写作者隐居生活的。张炎应召北上抄写“藏经”南归后,在山阴一带流寓,曾在镜湖一带隐居。高爱山是其隐居之所。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元政权严重不满和敌对情绪。
起笔短促而突兀:“爱吾庐”令人精神一振。借古代著名隐士陶渊明之意 ,暗示了其中“与世相违”的深意,为全词定下了基调。随之写湖水“傍湖千顷,苍茫一片清润”。清润,指湖波之清凉朗澈和气候之爽润宜人。继而写湖中的倒影 :“晴岚暖翠融融处,花影倒窥天镜。”睛暖的山光、苍翠的树色,斑驳的花影,都映照在这面天然的镜子里。“沙浦迥”句写远处的沙滩。“看野水涵波,隔柳横孤艇。”写柳阴下的小艇。“眠鸥未醒。甚占得莼乡,都无人见,斜照起春暝。”“ 眠鸥”,这里指隐士幽人。“甚”,正也。“莼乡”,化用张翰思吴中故乡莼羹、鲈鱼脍故事,指隐逸之乡。在隐士之生活天地 ,万籁俱寂,人踪不见,只有斜阳的余辉在闪耀。
“岂料山中秦晋,桃源今度难认 。”波澜骤起。夕阳落下的只余一抹余晖斜照,暮色之苍茫,令人浮想连篇:在这与世隔绝的山间也难逃世事更换的影响,原来桃源仙境般的地方,海市蜃楼了!何处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乐土呢?慨叹之余,他又自我慰解:“林间即是长生路,一笑原非捷径。”绷紧的琴弦终于松驰了下来。
“深更静。待散发吹箫,跨鹤天风冷。凭高露饮。正碧落尘空,光摇半壁,月在万松顶。”这几句如同一串串美妙的乐符 ,连串成一曲高元。明亮的乐章。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在万壑松风之夜,词人徜徉在吹箫跨鹤,凌风饮露的意境中,希冀从此抛撇开那充满不安和苦难的恶浊的尘世。
这首词上阙以写实景为主,字字落地有声;下阙以抒情为主,情情景景皆为幻象。作者欲为通过这种方式重觅光明。用语句平实、遒炼来贯情,意境较为独特。既然生活于地球之上苦难重关,何不离开俗世,皆时作“仙游”的梦想,以求得到些许的慰藉呢!但幻景不能无限飙升,它仍然有个限度。词人虽然在隐居以求避世,实际上是“愤世”之后所作的一种无奈之举。
相关诗词
  • 1
    [元]
    为君歌岁寒亭子,无烦洲畔鹦鹉。
    江山胜概风霜地,要近鲁东家住。
    丘壑趣。
    应素爱、昂霄老柏孤松树。
    登高作赋。
    想白云阳春,碧云日暮,别有倚楼处。
    金闺彦,尚忆西清接武。
    年来乔木如许。
    团茅时复羲皇上,我醉欲眠卿去。
    歌欲举。
    还自悟君亭,琢就琼瑶句。
    疏斋试与。
    倩倚竹佳人,湘弦赴节。
    凉满北窗雨。
  • 2
    [元]
    更休寻、玉山瑶草,蓬莱知在何处。
    司花嫌被春风妒。
    留待九秋清露。
    还解语。
    试问著、当时月夜乘鸾女。
    何年遗汝。
    甚不怕高寒,青冥万里,鬟鬓乱风雾。
    人间世、无物有香如许。
    灵均遗恨千古。
    芙蓉杜若何堪佩,憔悴行吟沅浦。
    空自苦。
    悄教得、扬雄不信离骚赋。
    云窗月户。
    恨白发诗翁,年来多病,不识醉乡路。
  • 3
    [元]
    买陂塘旋载杨柳,归来此是先务。
    他乡故里都休校,旧雨不如今雨。
    鸿在渚。
    笑尔尚南飞,吾已安孤屿。
    黄花解语。
    道人老宜秋,身安耐酒,此正有真趣。
    銮坡路,大手深惭燕许。
    超腾又悖钟吕。
    但求闲澹如元亮,却恨诗多奇句。
    倾绿醑。
    底须按,乐天池上霓裳谱。
    休论往古。
    有三日重阳,约君同醉,老子筑西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