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衡岳道中》

野客元耕崧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缘。
避兵径度吾岂忍,欲雨还休神所怜。
世乱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觉水潺湲。
非无拄杖终伤老,负此名山四十年。
作品赏析
这首诗《野客元耕崧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缘》是一首描绘诗人自己在乱世之中,仍然坚持耕种在嵩岳的田地,偶然有机会来到衡岳,认为是前世的缘分。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乱世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 首联“野客元耕崧岳田,得游衡岳亦前缘”,诗人表明自己本来就在嵩岳耕种田地,偶然的机会得以游历衡岳,这被认为是前世的缘分。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佛教的因果缘分观念,表达了自己对乱世中偶然得到游历衡岳的感激之情。 颔联“避兵径度吾岂忍,欲雨还休神所怜”,描述了诗人为了避难而不得不离开家乡,在路上虽然困难重重,但仍然坚持前行。而当天空放晴时,诗人感到这是上天的怜悯。这里诗人表达了对乱世的无奈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颈联“世乱不妨松偃蹇,村空更觉水潺湲”,描绘了乱世中的自然景象。在乱世中,松树依然挺立,流水依然潺潺,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对生命的坚韧。 尾联“非无拄杖终伤老,负此名山四十年”,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体衰,但仍然对衡岳名山怀有深深的眷恋之情。这里诗人也表达了对乱世中无法尽享自然之美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乱世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生命的坚韧。同时,也表达了对乱世的无奈和遗憾之情。诗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诗词
  • 1
    [唐]
    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
    火维地荒足妖怪,天假神柄专其雄。
    喷云泄雾藏半腹,虽有绝顶谁能穷?
    我来正逢秋雨节,阴气晦昧无清风。
    潜心默祷若有应,岂非正直能感通!
    须臾静扫众峰出,仰见突兀撑青空。
    紫盖连延接天柱,石廪腾掷堆祝融。
    森然魄动下马拜,松柏一径趋灵宫。
    粉墙丹柱动光彩,鬼物图画填青红。
    升阶伛偻荐脯酒,欲以菲薄明其衷。
    庙令老人识神意,睢盱侦伺能鞠躬。
    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余
  • 2
    [清]
    身高殊不绝,四顾乃无峰。
    但有浮云度,时时一荡胸。
    地沉星尽没,天跃日初熔。
    半勺洞庭水,秋寒欲起龙。
  • 3
    [元]
    衡岳宽临北,君山小近南。
    中开北百里湖潭。
    吴楚入包含。
    银汉秋相接,金波夜正涵。
    举杯长啸待鸾骖。
    且对影成三。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