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虞美人·十年花底承潮露》

十年花底承朝露。
看到江南树。
洛阳城里又东风。
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


胭脂睡起春才好。
应恨人空老。
心情虽在只吟诗。
白发刘郎孤负、可怜枝。
作品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无奈和感慨。 首句“十年花底承朝露”,作者可能是在花园里看到了花丛中的朝露,这让他想起了过去的十年时间,时间过得真快,仿佛就在昨天。第二句“看到江南树”,作者可能想起了远在江南的故人,他/她可能正在欣赏着那里的美景。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 第三句“洛阳城里又东风”,作者可能又想到了自己身在洛阳城,而洛阳城里的春天已经到了,东风已经吹起。这表达了作者对洛阳城的怀念和对春天的期待。 第四句“未必桃花得似、旧时红”,作者可能想到了过去的桃花,虽然现在洛阳城里的桃花依然美丽,但它们是否还像过去那样红呢?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年华易逝的感慨。 最后两句“胭脂睡起春才好,应恨人空老。”作者可能表达了自己对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无奈和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对过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易逝、青春不再的感慨和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无奈和感慨。
创作背景
陈与义的《虞美人·十年花底承潮露》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密切相关。陈与义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放,富有感情。这首《虞美人》是他在回忆过去十年的生活时写下的,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感慨。 在这首词中,陈与义借助鲜明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描绘了自己在过去的十年中,像花朵承受着露珠一样,经历了人生的起起伏伏。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了自己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 因此,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可以说是陈与义对自己过去十年人生经历的回顾和总结,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
相关诗词
  • 1
    [唐]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2
    [唐]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 3
    [宋]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
    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