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晚归休老学庵,敢嗟白首滞周南。 在廷不欠秃翁一,开径宁无益友三。 地岂长房之可缩,天非邹衍所能谈。 桓郎狭小胶师说,未必雄书远过聃。 |
这首诗是作者晚年归隐后的自况,诗中描述了自己晚年归隐后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首联“岁晚归休老学庵,敢嗟白首滞周南”,描述了作者晚年归隐后,居住在学庵中,虽然年岁已高,但仍坚持自己的理念和追求,不因年老而放弃自己的理想。 颔联“在廷不欠秃翁一,开径宁无益友三”,描述了作者的人际关系和交友情况。在朝廷中,有几个知心的朋友,但数量不多;而在生活中,有几个有益的朋友,经常在一起交流思想、探讨学问。 颈联“地岂长房之可缩,天非邹衍所能谈”,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看法。他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时间就像空间一样,都是有限的。但是,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长寿或者财富,而在于追求内心的满足和幸福。 尾联“桓郎狭小胶师说,未必雄书远过聃”,描述了作者对当前学术环境的看法。他认为当前学术环境比较狭小,缺乏新的思想和观点。但是,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学问比老子差。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当前学术环境的看法和态度。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以及对当前社会现象的反思和批判。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思考的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的内心世界和思想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