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
意思:忽红蕊海石榴,争开时节。
出自作者[宋]黄裳的《喜迁莺·梅霖初歇》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诗,诗中生动地描绘了节日的热闹和欢乐,以及龙舟竞渡的壮观场景。
首先,诗的开头“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描绘了初夏的景象,梅雨季节刚刚过去,石榴花竞相开放,为整个节日的氛围做了铺垫。
接着,“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描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粽子用丝线捆扎,香蒲像玉一样光滑,到处都是华丽的龙舟宴会。
“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描述了年轻人的欢快和活力,他们比赛看谁的手艺更巧,手腕上的彩丝结得更好看。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描绘了龙舟准备出发的场景,船只靠岸,龙舟在波心齐齐出发,场面壮观。
“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这里用“奇绝”来形容竞渡的场面,难以用画笔描绘,激起的水花如雪一般。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描绘了龙舟竞渡的热烈场面,画鼓如雷鸣一般,红旗如闪电一般飘扬,直到夺得锦标才结束。
最后,“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描绘了整个场景的高潮过后,天色已晚,但仍然可以看到高挂的朱帘。
“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描绘了人们归去的场景,晚风中带着荷花的香气,一钩新月挂在天空中。整首诗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和青春的活力。
这首诗的语言优美,描绘生动,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歌。它通过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这一主题,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的怀念。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和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相关句子
- 匆匆换时节。-- 出自《兰陵王 春日寄钱塘诸友》作者:[元]邵亨贞
- 恁时节。-- 出自《霜天晓角·暮天云阔》作者:[宋]张辑
- 时节又黄昏。-- 出自《菩萨蛮·翠楼十二阑干曲》作者:[宋]卢祖皋
- 好时节。-- 出自《中秋月》作者:[明]徐有贞
-
时节。-- 出自《霓裳中序第一·江郊雨正歇》作者:[宋]胡翼龙
- 从心时节。-- 出自《暗香·停云望极》作者:[宋]彭子翔
- 去年时节。-- 出自《点绛唇·明日征鞭》作者:[宋]晏几道
- 个时节。-- 出自《江神子·林泉养素拙》作者:[宋]无名氏
- 小院黄昏时节。-- 出自《西地锦·岭上初消残雪》作者:[宋]无名氏
- 时节渐阑珊。-- 出自《朝中措·败荷枯苇夕阳天》作者:[宋]李之仪
- 牡丹开时花满阑,芍药开时春已残。-- 出自《和铁厓竹枝词》作者:[明]顾元臣
- 尧夫花看半开时,花半开时春正肥。-- 出自《飞花二首》作者:[宋]钱时
- 笑靥开时。-- 出自《减字木兰花·华清赐浴》作者:[宋]李纲
- 每到开时。-- 出自《减字木兰花·个人风味》作者:[宋]张耒
- 宛然临水开时。-- 出自《清平乐 李仁山槛中蟠桃梅 案此下原附李杜山》作者:[元]白朴
- 闻道开时。-- 出自《采桑子·樱桃著子如红豆》作者:[宋]黄庭坚
- 朱槿开时。-- 出自《采桑子·林间摘遍双双叶》作者:[宋]晏殊
- 西风黄菊开时。-- 出自《新荷叶》作者:[宋]辛弃疾
- 四节如飞。-- 出自《答谢谘议》作者:[南北朝]谢灵运
- 芳菲节。-- 出自《庆佳节》作者:[宋]张先
- 芳菲节。-- 出自《庆佳节》作者:[宋]张先
- 记时节。-- 出自《小梅花/梅花引》作者:[宋]贺铸
- 空桑节雅弦。-- 出自《周五声调曲 变宫调 二》作者:[南北朝]庾信
- 肃肃素秋节。-- 出自《为顾彦先作诗》作者:[魏晋]陆机
- 惊雷节。-- 出自《忆秦娥·惊雷节》作者:[宋]刘辰翁
- 失时节。-- 出自《法曲第五煞/法曲》作者:[宋]曹勋
- 黄花节。-- 出自《秦楼月/忆秦娥》作者:[宋]黄升
- 又是登高节。-- 出自《清平乐·西风猎猎》作者:[宋]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