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观山灯献徐尚书》 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归。

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归。

意思:只有偷光客,追游想忘却归去。

出自作者[唐]温庭皓的《观山灯献徐尚书》

全文创作背景

《观山灯献徐尚书》是唐朝诗人温庭皓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诗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作为当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温庭皓作为当时的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对社会现象的看法。 具体到《观山灯献徐尚书》这首诗,其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观赏山灯时产生的感悟有关。诗人在观赏山灯时,可能被灯光的璀璨、热闹的氛围所感染,进而联想到社会的繁荣与个人的境遇。同时,诗题中提到“献徐尚书”,说明这首诗可能是为了献给当时的官员徐尚书而创作的,因此也可能与诗人的社交活动有关。 综上所述,《观山灯献徐尚书》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文化环境、诗人的个人经历和观赏山灯时的感悟密切相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峰当胜地,万点照严城。
势异昆冈发,光疑玄圃生。
焚书翻见字,举燧不招兵。
况遇新春夜,何劳秉烛行。
九枝应并耀,午夜忽潜然。
景集青山外,萤分碧草前。
辉华侵月影,历乱写星躔。
望极高楼上,摇光满绮筵。
春山收暝色,爝火集馀辉。
丽景饶红焰,祥光出翠微。
白榆行自比,青桂影相依。
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归。

关键词解释

  • 偷光

    读音:tōu guāng

    繁体字:偷光

    意思:
    1.《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后因以“偷光”谓家贫而苦读。
    唐·王播《淮南游故居感旧酬西川李尚

  • 忘归

    读音:wàng guī

    繁体字:忘歸

    意思:(忘归,忘归)

    1.忘返。
    《楚辞九歌山鬼》:“东风飘兮神灵雨,留灵脩兮憺忘归。”
    晋·左思《吴都赋》:“舜·禹游焉,没齿而忘归。”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