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督兵过潮州渡》 汗血炎方七见春,又随残月渡江津。

汗血炎方七见春,又随残月渡江津。

意思:汗血炎方七看见春天,又随残月渡江津。

出自作者[明]戚继光的《督兵过潮州渡》

全文创作背景

《督兵过潮州渡》这首诗是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在督兵过潮州渡时所创作的。潮州渡在当时是一个重要的渡口,也是明朝海防的前线。当时,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受到倭寇的侵扰,戚继光受命率领军队前往抗击。在督兵过潮州渡时,他感慨万千,创作了这首诗。 这首诗描述了戚继光率领军队渡海征战的艰辛历程,以及他保家卫国的决心和情怀。诗中还表达了对士兵们的关怀和鼓励,以及对未来战斗胜利的信心。 总之,《督兵过潮州渡》的创作背景是戚继光率领军队抗击倭寇、保家卫国的历史背景,以及他在征战过程中的感慨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汗血炎方七见春,又随残月渡江津。
行藏莫遣沙鸥识,一片浮云是此身。
作者介绍 戚继光简介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关键词解释

  • 渡江

    读音:拼音:dù jiāng 五笔:iyia

    渡江的解释

    使用船舶、竹筏等工具横穿江河。

    词语分解

    • 渡的解释 渡 ù 横过水面:渡船。渡桥。渡河。摆渡。强渡。远渡重洋。 由此到彼:渡过难关。 转手,移交:引渡。 过河的地方
  • 炎方

    读音:yán fāng

    繁体字:炎方

    意思:泛指南方炎热地区。
    《艺文类聚》卷九一引三国·魏·钟会《孔雀赋》:“有炎方之伟鸟,感灵和而来仪。”
    唐·李白《古风》之三四:“怯卒非战士,炎方难远行。”

  • 残月

    读音:cán yuè

    繁体字:殘月

    英语:waning moon

    意思:(残月,残月)
    谓将落的月亮。
    唐·白居易《客中月》诗:“晓随残月行,夕与新月宿。”
    宋·柳永《

  • 汗血

    读音:hàn xuè

    繁体字:汗血

    意思:
    1.汗与血。
    唐·顾况《从军记》之二:“杀人蓬麻轻,走马汗血滴。”
    《孽海花》第二回:“靠了那班举人、进士、翰林出身的大元勛,拼着数十年汗血,斫着十几万

  • 江津

    读音:jiāng jīn

    繁体字:江津

    意思:江边渡口。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惠化》:“伯屿未行,或已有先发。
    伯屿于所在江津,见舟船问之,皆云:‘从袁州来,随使君往抚州。’前后相继,津吏不能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