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 不是无风物,其如费拊摩。

不是无风物,其如费拊摩。

意思:不就是没有风物,他像费抚摸。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送丁子章将漕湖南三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漫游湖外,看到其荒凉残破的景象有感而发的一首诗。 首句“湖外游曾漫,荒余好在麽?”描绘了作者曾经漫游湖外,看到其荒凉残破的景象。而现在,那些地方虽然荒芜残破,但依然存在,作者对此感到好奇和疑问。 “山应依样瘦,民岂似田多。”这两句描绘了山依然如旧,瘦弱不堪,而当地的百姓是否像田地那样多呢?这里可能是在暗示当地的贫困和荒凉状况。 “不是无风物,其如费拊摩。”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当地风物的感慨,但风物本身并不能解决问题,需要有人来加以治理和抚摩。 “人言补外乐,且道定如何?”最后一句直接询问人们是否认为补外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对此感到疑惑和矛盾。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漫游湖外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当地贫困、荒凉状况的感慨和对治理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补外的矛盾和困惑。整首诗语言朴素,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湖外游曾漫,荒余好在麽。
山应依样瘦,民岂似田多。
不是无风物,其如费拊摩。
人言补外乐,且道定如何?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风物

    读音:fēng wù

    繁体字:風物

    英语:scenery

    意思:(风物,风物)

    1.风光景物。
    晋·陶潜《游斜川》诗序:“天气澄和,风物闲美。”
    宋·张昇《

  • 不是

    读音:bú shì

    繁体字:不是

    短语:讹误 错误 不对 大过 谬误 病 错 差错 偏向 谬 过错 错处 差 误 偏差 讹

    英语:(n) blame or fault

  • 无风

    读音:wú fēng

    繁体字:無風

    意思:(无风,无风)

    1.没有风。
    唐·韩愈《南山诗》:“无风自飘簸,融液煦柔茂。”

    2.草名。薇衔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

  • 拊摩

    读音:fǔ mó

    繁体字:拊摩

    意思:抚摸。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宝罗伐悉底国》:“善男子,我今看汝,以手拊摩,病苦皆愈。”
    清·梁章鉅《归田琐记李文贞公逸事》:“时公方九岁,随其封翁杂立稠人中,为盗魁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