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感十首(崇祯元年)》 将歌小已吾谁怨,累牍何妨月露形。

将歌小已吾谁怨,累牍何妨月露形。

意思:将唱小已我埋怨谁,连篇累牍何妨月露出原形。

出自作者[明]于鉴之的《杂感十首(崇祯元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的志向和态度,对雕虫小技的轻视,以及宁可深入浅出的探求学问,不愿追求虚浮的清谈。 首句“亦解雕虫世所轻”,诗人表明自己对于雕琢虫篆、吟诗作赋等小技持有轻视的态度。“丈夫肯自壅情灵”则表达了男子汉大丈夫应该有自己的追求,不会拘泥于世俗的眼光。 “宁从赵晔探诗细”和“不向王充索论衡”两句,诗人表明自己更愿意深入浅出地探求学问,而不是追求空洞的清谈。赵晔和王充都是古代的学者,他们的作品对于诗歌和哲学都有深入的研究,而清谈则常常流于空谈,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俗问萧疏难竟绝,清谈历落故无成”两句,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清谈的空洞无物,而自己更愿意去实践和探索,而不是空谈理论。“故无成”三字,表达了诗人对于清谈的批判和否定。 最后两句“将歌小已吾谁怨,累牍何妨月露形”,诗人表示自己更愿意通过实际行动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通过抱怨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即使需要写很多文章,即使会受到别人的批评,也无所谓。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真理的执着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和态度,对于雕虫小技的轻视,对于学问的深入探索,对于清谈的批判否定,以及对于真理的执着追求。这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和真理的热爱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亦解雕虫世所轻,丈夫肯自壅情灵。
宁从赵晔探诗细,不向王充索论衡。
俗问萧疏难竟绝,清谈历落故无成。
将歌小已吾谁怨,累牍何妨月露形。

关键词解释

  • 何妨

    读音:hé fáng

    繁体字:何妨

    短语:无妨

    英语:might as well

    意思:无碍;不妨。
    《北史后妃传上文帝文皇后乙弗氏》:“后美容仪,少言笑,年数

  • 露形

    读音:lù xíng

    繁体字:露形

    意思:犹言裸露身体。
    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外道﹞或无服露形,或草板掩体。”

    解释:1.犹言裸露身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