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沁园春·辽鹤重来》 不辞露宿风餐。

不辞露宿风餐。

意思:不怕露宿风餐。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沁园春·辽鹤重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辽鹤重回此地,所见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 首句“辽鹤重来,不见繁华,只见凋残”,以辽鹤比喻作者自己重回此地,描绘出了一片荒凉破败之景,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接下来的“甚都无人诵,何郎诗句,也无人报,书记平安”,则进一步描绘了这里的寂静和冷清,连曾经的诗句和消息都无人问津,更无人报告平安消息。 “闾里俱非,江山略是,纵有高楼莫倚栏”描绘出的是此地物是人非的景象,即使有高楼也不能引起作者的共鸣,表达了作者对物是人非的感慨。“沈吟处,但萤飞草际,雁起芦间”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景象,萤火虫和雁儿的出现更增添了凄凉之感。 “不辞露宿风餐。怕万里归来双鬓斑”表达了作者对故人的思念和对年华已逝的感慨。“这边赢得,黑貂裘敝,那边输了,翡翠衾寒”则通过对比两边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无奈和感慨。 “檄草流传,吟笺倚阁,开到琼花亦懒看”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故地的无心观赏和生活的无聊。最后,“君记取,向中州乐,塞地无欢”表达了对中原的思念和对塞外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辽鹤重回此地所见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变迁和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故人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奈。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情感深沉而真挚,是一首优秀的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辽鹤重来,不见繁华,只见凋残。
甚都无人诵,何郎诗句,也无人报,书记平安。
闾里俱非,江山略是,纵有高楼莫倚栏。
沈吟处,但萤飞草际,雁起芦间。
不辞露宿风餐。
怕万里归来双鬓斑。
算这边赢得,黑貂裘敝,那边输了,翡翠衾寒。
檄草流传,吟笺倚阁,开到琼花亦懒看。
君记取,向中州差乐,塞地无欢。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露宿风餐

    引用解释

    在露天过夜,在风口吃饭。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宋 苏轼 《将至筠先寄迟适远三犹子》诗:“露宿风餐六百里,明朝饮马南江水。” 明 沉鲸 《双珠记·姑妇相逢》:“老身前日与姐姐同出避难,军马赶散,各自逃生,连日奔走,露宿风餐,担饥忍渴,不知受了多少劳苦。” 韦君宜 《似水流年·我们的老高》:“他不能住在村里,成天成夜在村外野地里露宿

  • 露宿

    读音:lù sù

    繁体字:露宿

    短语:露营

    英语:bivouac

    意思:在室外或野外住宿。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于是太子乃还走,避舍露宿三日,北面再拜,请死罪

  • 不辞

    读音:bù cí

    繁体字:不辭

    英语:be willing to

    意思:(不辞,不辞)

    1.不辞让;不推辞。
    《庄子天下》:“惠施不辞而应,不虑而对,遍为说万物,说而不

  • 风餐

    读音:fēng cān

    繁体字:風餐

    意思:(风餐,风餐)
    在风中进食。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
    南朝·宋·鲍照《代升天行》:“风餐委松宿,云卧恣天行。”
    唐·杜甫《舟中》诗:“风餐江柳下,雨卧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