琢无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
意思:无瑕的玉石雕琢,而形成夜光璧。
出自作者[宋]黄庭坚的《李冲元真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冶炼技术和玉石雕刻的精湛技艺,并表达了对这种技艺的崇高敬意和对其潜在价值的深刻认识。诗中通过描绘冶炼金矿、雕琢无瑕美玉的过程,展示了作者对工艺的热爱和对技艺高超者的敬仰。
首句“冶百链之金,而中黄钟之宫”,描绘了冶炼金矿的过程,表达了作者对金属铸造工艺的赞美。黄钟之宫是古代乐器的音阶之一,代表着高雅的音乐艺术。这里将金属冶炼与音乐艺术相提并论,进一步强调了冶炼技艺的高超和重要性。
“琢无瑕之玉,而成夜光之璧”则描绘了玉石雕刻的过程,赞美了玉石雕刻的精湛技艺。夜光之璧象征着无瑕的美玉,表达了作者对完美无瑕的追求。
接下来的两句“可用飨帝,可用活国”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技艺的重要性。它不仅可以用以祭祀上帝,还可以用来拯救国家,表达了作者对这种技艺的崇高敬意和对其潜在价值的深刻认识。
“师旷不世而无闻,韫椟藏之而无闷”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技艺高超者的赞美和敬仰。师旷是古代著名的音乐家,这里以他为例,表达了对技艺高超者的敬仰之情。即使他们默默无闻,也不应该感到烦恼,因为他们所做的事情本身就是崇高的。
最后一句“士亦何得於山林,元勋而荩谷也故肥遯”则表达了作者对那些在山林中默默奉献的人的赞美和敬仰。他们虽然没有显赫的地位和名声,但他们的贡献和努力是不可忽视的。他们就像肥遯的士人一样,不求名利,只求实现自己的价值和理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冶炼技术和玉石雕刻的精湛技艺,表达了对工艺的热爱和对技艺高超者的敬仰。同时,它也强调了这种技艺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那些在山林中默默奉献的人的赞美和敬仰。这首诗充满了对技艺和人的价值的思考和探索,具有深刻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