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竹枝词》 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

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

意思:茅草屋深藏在人不见,几声鸡犬夕阳中。

出自作者[清]郑燮的《竹枝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乡村山水画。首句“水流曲曲树重重”表现了水流曲折、树木繁茂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第二句“树里春山一两峰”则进一步将视线拉远,透过树木看到了春山中的一两座峰峦,展现了深远的空间感。 接着,诗人通过“茅屋深藏人不见”一句,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隐藏在深林之中的茅屋,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虽然人不见,但通过“数声鸡犬夕阳中”一句,可以感受到茅屋中生活的气息,让人想象出这是一家人在夕阳下安静生活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茅屋生活,表现了乡村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朴素生活的热爱与向往。诗中的意象和情感融为一体,形成了深刻而动人的艺术效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水流曲曲树重重,树里春山一两峰。
茅屋深藏人不见,数声鸡犬夕阳中。
作者介绍 鲍照简介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一生只画兰、竹、石,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代表作品有《修竹新篁图》《清光留照图》《兰竹芳馨图》《甘谷菊泉图》《丛兰荆棘图》等,著有《郑板桥集》。

关键词解释

  • 茅屋

    读音:máo wū

    繁体字:茅屋

    短语:庵 草房

    英语:cottage

    意思:亦作“茆屋”。
    用茅草盖的房屋。
    《左传桓公二年》:“清庙茅屋。”

  • 夕阳

    读音:xī yáng

    繁体字:夕陽

    短语:晚年 余生 风烛残年 暮年 残生 残年 龙钟 岁暮 天年 老年 余年

    英语:the setting sun

    意思:

  • 见数

    读音:jiàn shù

    繁体字:見數

    意思:(见数,见数)
    表现出来的节气变化的时序规律。
    《荀子天论》:“所志于四时者,已其见数之可以事者矣。”

    解释:1.表现出来的节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