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静涧声咽,犹似闻儿啼。
意思:夜静山涧声咽,好像听到孩子的哭声。
出自作者[宋]于石的《母子别》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一位客游他乡的旅人的视角,描绘了一位母亲与她尚年幼的孩子离别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深哀思。诗中情感真挚,语言质朴,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与离别的痛苦。
首联“客游严陵道,中路哭者谁”,以旅人的身份点明主题,引出下文的母子离别。
颔联“哀哀母子别,云是夫弃妻”,直接描绘了母子分别的场景,表达了夫妻分离的痛苦。
接下来的几联,诗人通过描述母亲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离别的痛苦。“百年结欢爱,一旦生别离”“欲语别离苦,孩提尔何知”“尔饥谁与哺,尔寒谁与衣”等诗句,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深深挂念和担忧。
诗的末联,“人言无母怜,有父尚可依。尔父忍弃我,弃汝将如遗”,进一步揭示了离别的残酷和母亲的痛苦,也表达了对社会伦理的反思。
整首诗以旅人的视角,通过描绘母子离别的场景,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离别的痛苦,语言质朴真挚,情感深沉动人。同时,也引发了对社会伦理的反思,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深情动人的佳作,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