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绿意/疏影》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意思:还有遣簪,不展秋季心,能带多少热。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绿意/疏影》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自然和人生的种种美好。 首先,诗的开头“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诗人以碧绿的荷叶为对象,表达了其自然清洁的特性。在浅洲远渚中,它们亭亭净植,无垢无染,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纯真之美的向往和追求。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这几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荷叶的形象,它如同遗世独立的佳人,不忧不惧,不展不皱,任凭炎热的夏天如何煎熬,它依然保持着自己的姿态。这里,诗人以荷叶自比,表达了自己坚韧不屈、淡定自若的人生态度。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这是对荷叶周围环境——鸳鸯的描绘,它们在荷叶下密语,互诉衷肠,这象征着亲密无间的友情。诗人在此提醒我们,这种友情不应被外人打扰或误解。 “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这里,诗人以荷叶中心的露水比喻时间的流逝,一夜西风,荷叶终将凋零,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诗人以此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整首诗以荷叶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它告诉我们,无论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应保持自己的本色,坚韧不屈,淡定自若。同时,友情需要保护和珍视,而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则需要我们更加珍惜当下,把握现在。 此外,诗中的比喻和意象也十分生动形象,如“遗簪不展”、“鸳鸯密语”、“盘心清露”等,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比喻和意象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也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哲理和人生感悟的佳作,它以荷叶为媒介,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诗歌艺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碧圆自洁。
向浅洲远渚,亭亭清绝。
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
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
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
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谩皱留仙裙摺。
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
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
喜静看、匹练秋光,倒泻半湖明月。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关键词解释

  • 秋心

    读音:qiū xīn

    繁体字:秋心

    意思:秋日的心绪。多指因秋来而引起的悲愁心情。
    唐·鲍溶《怨诗》:“秋心还遗爱,春貌无归妍。”
    宋·张耒《夏日五言》之十一:“庭除延夜色,砧杵发秋心。”

  • 几多

    读音:jǐ duō

    繁体字:幾多

    英语:how

    意思:(几多,几多)

    1.几许,多少。
    唐·李商隐《代赠》诗之二:“总把春山扫眉黛,不知供得几多愁!”南唐·李煜《虞美人》

  • 炎热

    读音:yán rè

    繁体字:炎熱

    短语:炎 署 热辣辣 暑 暑热 熏蒸 炎炎 炽

    英语:(adj) blistering hot; sizzling hot (weather)

  • 遗簪

    读音:yí zān

    繁体字:遺簪

    意思:(遗簪,遗簪)

    1.指失落的簪子。
    《史记滑稽列传》:“前有堕珥,后有遗簪。”
    《西湖游览志余熙朝乐事》引刘邦彦《上元十五夜观灯诗》:“归迟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