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草不得荣,唯含古苔绿。
意思:寸草不到荣,只有含古苔绿色。
出自作者[明]张羽的《纪行十首 观音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风景的描绘,通过对连绵的山峦、奔腾的江水、险峻的山石、深邃的岩洞、高耸的佛塔等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首联“连山争南驰,划断沧江曲。”描绘了连绵的山峦在南方延伸,横断江水曲折流淌的景象,奠定了整首诗的基调,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雄伟。
“势如万马奔,鞭镫忽回复。”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山势比作万马奔腾,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雄浑和动态。而“鞭镫忽回复”则描绘了山势的起伏变化,仿佛马鞭和马镫在瞬间来回移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石角不戴土,苍然四无麓。”进一步描绘了山石的坚硬和峻峭,以及山脚下没有植被的荒凉景象,表现出山势的险峻和荒凉。
“寸草不得荣,唯含古苔绿。”描绘了山间草木无法生长,只有古苔藓在岩石上默默生长的景象,表现出山间的荒芜和寂静。
“浪波撞其根,岩窦飨琴筑。”描绘了江水冲击山石的景象,以及岩洞里弹奏琴瑟的声音,表现出江水的奔腾和音乐的和谐。
“浮图乃善幻,凌虚驾佛屋。”运用了佛教的意象,将佛塔比作善变的幻影,高高地凌驾于佛殿之上,表现出佛塔的高耸和神秘。
“行人愿利涉,望拜各致祝。”描绘了路人在山脚下希望顺利通过,向佛塔礼拜并祈求平安的场景,表现出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祈求。
最后两联“人生贵无事,安能虑存覆。”和“我欲升其巅,凭高快心目。”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登高望远的喜爱之情,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登高望远的喜爱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