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尘逐管弦。
意思:芳香追逐音乐。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阮郎归 有怀北游》
全文赏析
【注释】:
张炎经历国亡家破的惨变后,誓做大宋遗民,不为元朝作事。他一生都在追求那种隐居山中隐士生活。一生中为躲避元朝廷的征召到处流浪。仅有一次,约在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 年)九月,张炎为元朝廷逼召,与好友曾心传(遇)、沈尧道(钦)一起由杭州到大都,为元宫延缮写金字藏经,次年春天完成即返杭,此次入京约有半年的光景。这就是词题中所说的“北游”。此次北游,给词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致在他离开京都后很长时间 ,还是念念不忘。这首《阮郎归》就是他在离京二十年之后写的追怀他那次京都生活的小词。
词的上片写大都的盛况。“钿车骄马锦相连,香尘逐管弦。”写大都街上,车马豪华,多不胜数,前后相连,络绎不绝。“钿车”指妇女乘坐的金饰的轻便小车,“骄马”指士子所乘骏马。起首一句就表明士女欢游,场面豪华热烈。次句用“香尘”、“管弦”进一步描绘游乐活动之盛,同时又渲染了气氛,使之更表现出盛况空前。“瞥然,飞过水秋千,清明寒食天。”“水秋千”原指南方在秋千架上翻筋斗跳水的一种游戏,在这实指与此相仿的北方的荡秋千。突然间,见秋千荡起,才醒悟到原来是清明寒食节。《天金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筑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玄宗)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相与仿之。流传民间,使寒食节以秋千为戏。以此作者可知是寒食节。短短几句,钿车、骄马、香尘、管弦和飞动的水秋千,组成了一幅“清明寒食天”的宏观景象图。
词的下片写词人追怀京都生活中与一位女郎的一段缠绵往事 。“花贴贴,柳悬悬 。莺房几醉眼。”“莺房”指女子的卧房,“莺房几醉眠”,可见词人与“莺房”的女主人关系非同一般。“花贴贴,柳悬悬“正表现了两人缠绵的生活。“醉中不信有啼鹃”,“啼鹃”是悲苦的象征,杜鹃啼血既是悲苦,又是离别的象征。作者不相信与那位女郎会有离别悲苦之事,不相信会离开她。但事与愿违,终又劳燕分飞,天隔一方,只能将深深的思念留在京都,直至二十年后还时常想起,江南二十年”即是写此。词中女郎是谁呢?有人考证可能是张炎的老相识,杭州歌妓沈梅娇,在此并不再考证,有兴趣的可参阅其他有关资料。
这首词充满作者对过去美好生活的回忆,为更好地表现那段生活 ,作者择选了《阮郎归》的词牌调,使语句韵味十足,使词调形成一种优美的“节奏流”,语言、情感如流水般自然倾泻,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和谐统一。
相关句子
- 两袖香尘。-- 出自《减字木兰花·三生杜牧》作者:[宋]仇远
- 惹香尘。-- 出自《落梅风/落梅》作者:[宋]无名氏
- 香尘随步。-- 出自《忆秦娥·元宵节》作者:[宋]张孝祥
- 香尘远。-- 出自《点绛唇·春日迟迟》作者:[宋]侯置
- 漠漠香尘隔。-- 出自《曲游春·禁苑东风外》作者:[宋]周密
- 香尘盈箧。-- 出自《喜迁莺 永嘉思远楼端午(原脱永嘉思远楼五》作者:[元]朱唏颜
- 笙歌韵管弦。-- 出自《和许给事善心戏场转韵诗》作者:[南北朝]薛道衡
- 流入管弦声。-- 出自《水调歌头·义城元靖贤相国》作者:[宋]曾布
- 管弦难趁。-- 出自《点绛唇·岸草离离》作者:[宋]杨泽民
- 蓦地管弦催。-- 出自《菩萨蛮·淡黄弓样鞋儿小》作者:[宋]辛弃疾
- 城中管弦思。-- 出自《羽林骑闺人》作者:[唐]王维
- 管弦发徽音。-- 出自《公燕诗》作者:[魏晋]王粲
- 萧瑟管弦清。-- 出自《铜雀妓》作者:[南北朝]何逊
- 东风听管弦。-- 出自《阮郎归·龙香吹袖白藤鞭》作者:[宋]史达祖
- 哀弦微妙。-- 出自《善哉行》作者:[魏晋]曹丕
- 幺弦写意。-- 出自《清平乐·幺弦写意》作者:[宋]晏几道
- 幺弦写意。-- 出自《清平乐·幺弦写意》作者:[宋]晏几道
- 西陆弦海月。-- 出自《古风其三十二》作者:[唐]李白
- 云和弦。-- 出自《周祀圜丘歌 昭夏》作者:[南北朝]庾信
- 弦歌声不息。-- 出自《洛阳道》作者:[隋]江总
- 上客请调弦。-- 出自《增新曲相对联句》作者:[南北朝]何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