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郡十余里,不驶亦不迟。
意思:围绕十郡里,不急也不慢。
出自作者[宋]苏轼的《泛颍》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作者在颍州(今安徽阜阳)为官时临水而居的生活和感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首段通过“我性喜临水,得颍意甚奇。到官十日来,九日河之湄。”表达了作者对水的喜爱,这种情感源自他在颍州的居住环境。而“吏民笑相语,使君老而痴。使君实不痴,流水有令姿。”则描绘了作者这种喜爱得到了官民的理解和赞赏,因为水流在作者眼中是美丽的。
“绕郡十余里,不驶亦不迟。上流直而清,下流曲而漪。”这几句是对颍州河的生动描绘,表现出作者对河水的深度观察和理解。他不仅欣赏河水的流动速度和流向,还注意到河水的清澈和涟漪,这些都是对自然美的赞美。
“画船俯明镜,笑问汝为谁。忽然生鳞甲,乱我须与眉。”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将船比作明镜,将水比作鳞甲,形象地描绘出水的动态美。这种比喻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欣赏。
“散为百东坡,顷刻复在兹。”这里运用了生动的想象,将水散开后化为一片东坡,表现出作者的创造力。同时,“顷刻复在兹”也表现出作者对水的变化和流动的欣赏。
整首诗通过对水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同时,诗中也表达了作者对官民的理解和尊重,以及他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