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海阳十咏·棼丝瀑》 含晕迎初旭,翻光破夕曛。

含晕迎初旭,翻光破夕曛。

意思:含晕迎接初旭日,翻光破夕曛。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海阳十咏·棼丝瀑》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描绘了飞流直下的瀑布的美丽景象。 首句“飞流透嵌隙,喷洒如丝棼”形象地描绘了瀑布从岩石的缝隙中喷涌而出,洒落如丝丝的蚕丝般纷乱的景象。这两句诗用生动的比喻,将瀑布的形态描绘得非常生动。 “含晕迎初旭,翻光破夕曛”进一步描绘了瀑布的美丽景象。这里,“含晕”和“初旭”分别指瀑布周围的微光和初升的太阳,而“破夕曛”则是指太阳突破了黄昏的雾气,将光芒洒向大地。这些词语营造出一种壮丽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馀波绕石去,碎响隔溪闻”这两句诗则从听觉的角度描绘了瀑布的声响和余波。瀑布的流水声隔着溪水传来,清晰可闻。而“馀波”则是指瀑布落下的水在石头周围形成的水波,继续向前流动。 最后,“却望琼沙际,逶迤见脉分”这两句诗描绘了瀑布的远景。从远处望去,瀑布像一条晶莹剔透的丝带,蜿蜒曲折,呈现出明显的脉络。这里的比喻形象生动,将瀑布的美景展现得淋漓尽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比喻,展现了瀑布的美丽景象和磅礴气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飞流透嵌隙,喷洒如丝棼。
含晕迎初旭,翻光破夕曛。
馀波绕石去,碎响隔溪闻。
却望琼沙际,逶迤见脉分。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夕曛

    读音:xī xūn

    繁体字:夕曛

    意思:
    1.落日的余辉。
    南朝·宋·谢灵运《晚出西射堂》诗:“晓霜枫叶丹,夕曛岚气阴。”
    唐·戴叔伦《晚望》诗:“山气碧氤氲,深林带夕曛。”
    宋·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