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
意思:课额每天将增加,官吏每天以残酷。
出自作者[元]王冕的《伤亭户》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民间疾苦的诗。诗人以清晨出发,薄暮投宿的行程为线索,通过描述一户盐亭族的家庭悲剧,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百姓的苦难生活。
诗的开篇,“清晨度东关,薄暮曹娥宿”,描绘了诗人一天的行程,同时也暗示了当时的社会环境艰苦,人们不得不为生计而奔波。
接着,诗人通过西邻的哭声,引出了盐亭族的家庭悲剧。“大儿去采薪,投身归虎腹。小儿出起土,冲恶入鬼箓。”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两个孩子的悲惨命运,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险恶和生活的艰难。
然后,诗人通过描述盐亭族的家庭困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苛政和官吏的暴虐。“课额日以增,官吏日以酷。”这句诗,直接点明了当时社会的主要问题,即官吏的剥削和压迫。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进一步揭露了官吏的恶行。“不为公所干,惟务私所欲。”这句诗,直接抨击了官吏们只顾个人私欲,不顾百姓死活的行径。
然后,诗人通过描述盐亭族家庭的惨状,进一步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苦难。“灶下无尺草,瓮中无粒粟。”这句诗,生动地描绘了盐亭族家庭的贫困和饥饿。
在诗的最后部分,诗人通过僵尸挂荒屋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社会的苦难和不公。“夜永声语冷,幽咽向古木。天明风启门,僵尸挂荒屋。”这两句诗,以冷酷的现实结尾,使得整首诗的主题更为深沉和悲凉。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一户盐亭族的家庭悲剧,展现了当时社会底层百姓的苦难生活,同时也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官吏的暴虐,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