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虫豸诗·浮尘子》 暗啮堪销骨,潜飞有祸胎。

暗啮堪销骨,潜飞有祸胎。

意思:黑暗侵蚀可以消除骨,偷偷飞有祸胎。

出自作者[唐]元稹的《虫豸诗·浮尘子》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浮尘子为对象,表达了诗人对它的深深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慨。浮尘子是一种微小的尘埃,常常漂浮在空中,有时会侵入人的身体,引发疾病。 首联“可叹浮尘子,纤埃喻此微。宁论隔纱幌,并解透绵衣”,诗人以“浮尘子”比喻社会上的种种弊病和恶习,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不满。在“纱幌”中生活的诗人,仍然无法避免它的侵袭,这暗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颔联“有毒能成痏,无声不见飞”,进一步描述了浮尘子的危害,它不仅有毒,还能导致疾病,而且无声无息地在空气中飞舞,让人防不胜防。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无声无息的危害的深深忧虑。 颈联“病来双眼暗,何计辨雰霏”,诗人描述了自己被浮尘子侵害的经历,双眼昏暗,无法分辨环境,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痛苦和无奈。 尾联“动植皆分命,毫芒亦是身。哀哉此幽物,生死敌浮尘”,诗人反思人类对自然界的过度干预,认为动植物都有生命,微小的尘埃也是生命的一部分。他感叹浮尘子的生死都敌不过尘埃的侵袭,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尊重和爱护。 整首诗以浮尘子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和对生命的敬畏。诗人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呼吁人们要尊重自然和生命,保护环境,避免过度干预自然界的平衡。这首诗具有深刻的哲理和人文关怀,值得人们深思和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可叹浮尘子,纤埃喻此微。
宁论隔纱幌,并解透绵衣。
有毒能成痏,无声不见飞。
病来双眼暗,何计辨雰霏。
乍可巢蚊睫,胡为附蟒鳞。
已微于蠢蠢,仍害及仁人。
动植皆分命,毫芒亦是身。
哀哉此幽物,生死敌浮尘。
但觉皮肤憯,安知琐细来。
因风吹薄雾,向日误轻埃。
暗啮堪销骨,潜飞有祸胎。
然无防备处,留待雪霜摧。
作者介绍 元稹简介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别字威明,河南府东都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著名诗人、文学家,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北魏昭成帝拓跋什翼犍十四世孙。

元稹聪明机智过人,少时即有才名,与白居易同科及第,并结为终生诗友,二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号为“元和体”。但是元稹在政治上并不得意,虽然一度官至宰相,却在觊觎相位的李逢吉的策划下被贬往外地。晚年官至武昌节度使等职。死后追赠尚书右仆射。

元稹的创作,以诗成就最大。其诗辞言浅意哀,极为扣人心扉,动人肺腑。其乐府诗创作,多受张籍、王建的影响,而其“新题乐府”则直接缘于李绅。代表作有传奇《莺莺传》《菊花》《离思五首》《遣悲怀三首》等。现存诗八百三十余首,收录诗赋、诏册、铭谏、论议等共100卷,留世有《元氏长庆集》。

关键词解释

  • 祸胎

    读音:huò tāi

    繁体字:禍胎

    英语:root of the trouble; the cause of the disaster

    意思:(祸胎,祸胎)
    犹祸根。语出汉·枚乘《上书谏吴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