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手已为劳,谁经用刀尺。
意思:腕手已经为劳,谁曾经用刀尺。
出自作者[宋]梅尧臣的《和孙端叟蚕首十五首其十三纺车》
全文赏析
这首诗《蚕月必纺绩,丝车方挑掷》是一首描绘蚕丝生产的诗歌,它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蚕丝生产的艰辛和美丽。
首两句“蚕月必纺绩,丝车方挑掷”,直接点明了蚕丝生产的月份和过程。其中,“纺绩”是形容蚕丝生产中的纺织过程,“丝车方挑掷”则描绘了蚕丝车在生产过程中的动作,形象生动。
接下来的四句“灯下络纬鸣,林端河汉白。纤缕自有绪,虚轮运无迹。”则是对蚕丝生产的细致描绘。灯下络纬鸣,描绘了夜晚蚕儿工作的场景,表现出蚕儿的勤劳和坚韧。林端河汉白,则以夜空中的银河来衬托出环境的宁静和美丽。纤缕自有绪,说明了蚕丝生产的原理,每一根丝都是有头有尾,有绪有源。而虚轮运无迹,则表达了生产工具的巧妙和高效,轮子运丝,轻盈无声。
最后一句“腕手已为劳,谁经用刀尺。”更是深入挖掘了蚕丝生产背后的辛勤和付出。生产者的腕手已经因为长时间的操作而变得疲劳,但是他们仍然坚持着,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生产出美丽的蚕丝。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蚕丝生产的艰辛和美丽,同时也表达了对生产者的敬意和赞美。它是一首富有情感和哲理的诗歌,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