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曾执板谒大尹,醉卧紫兰花影斜。
意思:不曾拿着板拜见大尹,醉卧紫色兰花影斜。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苕霅行和于潜令毛国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以苕溪、霅溪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山间古邑的美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感受。以下是对诗歌的赏析:
首句“苕溪清,霅溪绿”描绘了两条清澈的溪流,色彩鲜明,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溪水湾环绕天目”进一步展现了溪流的蜿蜒曲折,同时点明了地理位置。
接着,诗人通过“山间古邑三百家”描绘了一个小而宁静的山村,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平和感。“日出隔溪闻打衙”则通过声音的效果,展现了山村的生活气息。
“长官长髯帽乌纱”一句描绘了地方官员的形象,而“不曾执板谒大尹,醉卧紫兰花影斜”则表现了这位官员的洒脱不羁,不拘泥于繁文缛节,喜欢在紫兰花下醉酒。
“紫兰花开为谁好,年年岁岁溪南道”表达了紫兰花开的美丽,同时也展示了时间的流逝。而“不见西陵白发人,荆江夜雪唱阳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人生短暂,艺术长存的感慨。
“阳春绝唱和者寡,客醉闻之双泪洒”表达了阳春之歌的高雅与孤独,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深感动。而“夜来魂梦海中山,缥缈云涛烟浪间”则通过梦幻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的“秦吉了,秦吉了,言语无人会。无人会得奈君何,且向紫兰花下醉”则通过模拟鸟语,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即使无人理解,也要在紫兰花下尽情享受生活。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生活场景和艺术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