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苕霅行和于潜令毛国华》 不曾执板谒大尹,醉卧紫兰花影斜。

不曾执板谒大尹,醉卧紫兰花影斜。

意思:不曾拿着板拜见大尹,醉卧紫色兰花影斜。

出自作者[宋]晁补之的《苕霅行和于潜令毛国华》

全文赏析

这首诗歌以苕溪、霅溪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山间古邑的美丽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艺术的感受。以下是对诗歌的赏析: 首句“苕溪清,霅溪绿”描绘了两条清澈的溪流,色彩鲜明,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溪水湾环绕天目”进一步展现了溪流的蜿蜒曲折,同时点明了地理位置。 接着,诗人通过“山间古邑三百家”描绘了一个小而宁静的山村,给人一种与世无争的平和感。“日出隔溪闻打衙”则通过声音的效果,展现了山村的生活气息。 “长官长髯帽乌纱”一句描绘了地方官员的形象,而“不曾执板谒大尹,醉卧紫兰花影斜”则表现了这位官员的洒脱不羁,不拘泥于繁文缛节,喜欢在紫兰花下醉酒。 “紫兰花开为谁好,年年岁岁溪南道”表达了紫兰花开的美丽,同时也展示了时间的流逝。而“不见西陵白发人,荆江夜雪唱阳春”则通过对比,表达了人生短暂,艺术长存的感慨。 “阳春绝唱和者寡,客醉闻之双泪洒”表达了阳春之歌的高雅与孤独,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深深感动。而“夜来魂梦海中山,缥缈云涛烟浪间”则通过梦幻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追求和向往。 最后的“秦吉了,秦吉了,言语无人会。无人会得奈君何,且向紫兰花下醉”则通过模拟鸟语,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即使无人理解,也要在紫兰花下尽情享受生活。 整首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色、生活场景和艺术感受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传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苕溪清,霅溪绿。
溪水湾环绕天目,山间古邑三百家。
日出隔溪闻打衙,长官长髯帽乌纱。
不曾执板谒大尹,醉卧紫兰花影斜。
紫兰花开为谁好,年年岁岁溪南道。
不见西陵白发人,荆江夜雪唱阳春。
阳春绝唱和者寡,客醉闻之双泪洒。
夜来魂梦海中山,缥缈云涛烟浪间。
云涛烟浪不可渡,睡觉秋风落桐树。
秦吉了,秦吉了。
言语无人会。
无人会得奈君何,且向紫兰花下醉。
作者介绍 晁补之简介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关键词解释

  • 大尹

    读音:dà yǐn

    繁体字:大尹

    意思:
    1.春秋、战国时宋官名。
    《左传哀公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听政,因大尹以达。”
    杜预注:“大尹,近官有宠者。六卿因之以自通达于君。”

  • 不曾

    读音:bù céng

    繁体字:不曾

    短语:无 远非 罔 没 毋 绝非 靡 莫 从不 从未

    英语:never

    意思:未曾,没有。
    南朝·宋·刘义庆《

  • 执板

    引用解释

    执拗刻板。《醒世姻缘传》第九二回:“因他凡事执板,狷介忤俗,邑中的轻薄后生都以怪物名之。”《白雪遗音·玉蜻蜓·戏芳》:“欲待将此事与娘子説明一句,又恐他情性执板,事决不谐。”

    读音:zhí bǎn

  • 兰花

    读音:lán huā

    繁体字:蘭花

    短语:

    英语:orchid

    详细释义:兰科植物的统称。为多年生草本。叶多数丛生,细长而尖,平行脉。花茎自叶中抽出,上有一朵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