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步颍上和曼叔》 披榛登大堤,下视何嶪岌。

披榛登大堤,下视何嶪岌。

意思:拨开丛林登上大堤,下面看看何险峻岌。

出自作者[宋]韩维的《晚步颍上和曼叔》

全文赏析

这首诗《披榛登大堤,下视何嶪岌》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象的优美诗篇。它以细腻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大堤之上的冬日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首句“披榛登大堤,下视何嶪岌”描绘了诗人独自登上大堤,四周被榛荆等杂草所环绕,给人一种荒芜之感。而“下视”二字则表达了诗人向下望去,看到的是一片嶪岌(即险峻)景象,进一步强调了冬日大堤的荒芜和寒冷。 “野气忍雪润,河流带冰澀”这两句描绘了冬日的荒野气息和冰冷的河流。在雪后的空气中,野气显得更加浓厚,而河流则带着冰涩的感觉,进一步强调了冬日的寒冷。 “沙禽寂不飞,行子暮逾急”这两句描绘了沙禽在冬日里静静地停在沙地上,没有飞行的欲望,而远行的游子则愈发急迫。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沙禽的安静与游子的急迫形成鲜明对比,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寂寥之情。 最后一句“不见洗耳人,悲风吹独立”表达了诗人独自站在大堤上,看着荒芜的景象,感到悲凉。这里用“洗耳人”来比喻那些能够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无法摆脱世俗困扰的无奈和悲凉之情。而“悲风吹独立”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大堤的景象,通过对比、拟人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寂寥和无奈之情。诗中的景象和情感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披榛登大堤,下视何嶪岌。
野气忍雪润,河流带冰澀。
沙禽寂不飞,行子暮逾急。
不见洗耳人,悲风吹独立。
作者介绍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祖籍真定灵寿(今属河北),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

关键词解释

  • 大堤

    读音:dà dī

    繁体字:大堤

    意思:
    1.堤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县。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五襄阳乐一》:“朝发襄阳城,暮至大堤宿。”
    唐·李白《大堤曲》:“汉水临襄阳,花开大堤暖。”

  • 披榛

    读音:pī zhēn

    繁体字:披榛

    意思:砍去丛生之草木。多喻创业或前进中的艰难。
    晋·陆机《汉高祖功臣颂》:“脱迹违难,披榛来洎。”
    晋·赵至《与嵇茂齐书》:“近无所依,退无所据,涉泽求蹊,披榛觅路。”<

  • 嶪岌

    读音:yè jí

    繁体字:嶪岌

    意思:
    1.高耸貌。
    南朝·梁·萧统《玄圃讲》诗:“穿池状浩汗,筑峰形嶪岌。”
    清·黄鷟来《雨晴游弘济寺》诗:“了了钟陵峰,回首徒嶪岌。”

    2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