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我闻道晚,仅脱儿女忧。
意思:我听说道晚,仅脱儿女忧。
出自作者[宋]仲并的《祝子权以诗见招勉继其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追求学问和道德,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对道德的追求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思考。
首联“总角嗜学问,於心期可收”,表达了作者从小就热爱学问,期望能够有所收获。
颔联“岁月如逝水,倏忽十十秋”,表达了时间如流水般流逝,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暗示了作者对时间的珍惜和对人生的思考。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表达了对学问的追求和对俗士的厌恶,对老师的敬仰和感激,以及对朋友之间的情谊和人生价值的思考。其中,“伟哉廓庙器,价高自难酬”表达了作者对有志于国家、社会的人的敬仰和赞美;“相从半周星,会别嗟何稠”表达了作者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和离别时的感慨。
最后,作者表达了对学问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够与朋友一起追求更高的境界,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对未来的信心。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道德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相关句子
- 儿女金灯。-- 出自《满庭芳·人居浮世》作者:[元]马钰
- 满堂儿女。-- 出自《减字木兰花·糟糠相乐》作者:[宋]王之望
- 满前儿女。-- 出自《霜天晓角·满前儿女》作者:[宋]刘子寰
- 儿女俱成长。-- 出自《菩萨蛮·蓂留四叶书云後》作者:[宋]无名氏
- 儿女成围。-- 出自《减字木兰花·当年夜雨》作者:[宋]黄庭坚
- 谢家儿女。-- 出自《乐府鸟衣怨 旧名点绛唇》作者:[元]元好问
- 儿女此情同。-- 出自《浪淘沙·不肯过江东》作者:[宋]辛弃疾
- 痴儿女。-- 出自《点绛唇·春意催花》作者:[宋]王之道
- 儿女聚嬉嬉。-- 出自《最高楼 卫生行之,少流寓兵革中。既长,始》作者:[金]段克己
- 呼儿女。-- 出自《茶瓶儿·孝顺先知金母》作者:[元]王哲
- 嗟我白发。-- 出自《短歌行》作者:[魏晋]曹丕
- 嗟我征迈。-- 出自《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三》作者:[汉]嵇康
- 嗟我独征。-- 出自《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四》作者:[汉]嵇康
- 嗟我怀矣。-- 出自《报赵淑丽诗》作者:[魏晋]应玚
- 嗟我孤根。-- 出自《答赵景猷》作者:[魏晋]曹摅
- 嗟我怀人。-- 出自《答赵景猷》作者:[魏晋]曹摅
- 嗟我何言。-- 出自《丹霞蔽日行》作者:[魏晋]曹丕
- 嗟我殊观。-- 出自《四言诗十一首 其五》作者:[汉]嵇康
- 嗟我公侯。-- 出自《黄竹诗三章》作者:[先秦]先秦无名
- 嗟我公侯。-- 出自《黄竹诗三章》作者:[先秦]先秦无名
- 闻道。-- 出自《瑞鹤仙·乱云生古峤》作者:[宋]吴文英
- 闻道。-- 出自《瑞鹤仙·乱红生古峤》作者:[宋]吴文英
- 闻道开时。-- 出自《采桑子·樱桃著子如红豆》作者:[宋]黄庭坚
- 五云闻道。-- 出自《定情曲》作者:[宋]贺铸
- 闻道。-- 出自《如梦令·月似二年前好》作者:[元]张翥
- 闻道。-- 出自《如梦令·月似二年前好》作者:[元]张翥
- 未尝闻道。-- 出自《点绛唇 上太夫人寿》作者:[元]王寂
- 一杯莼羹入归梦,岁晚仅饱松江鲈。-- 出自《题稙庵》作者:[宋]陈掞
- 妻在固全躯,丧女忧莫遣。-- 出自《慰吴吉甫县尉》作者:[宋]华岳
- 女忧鬓发尽白,兄叹江船未归。-- 出自《次韵石七三六言七首》作者:[宋]黄庭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