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昔世教明,大道行坦夷。
意思:古代社会教化明,大道行平坦。
出自作者[宋]陈文蔚的《寄题吴子似所居二首·经德堂》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古代社会道德和人文精神的赞美,对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的批评。作者认为,古代社会之所以能够和谐稳定,是因为人们遵循着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而现在,由于人们追求物质利益,道德观念逐渐淡薄,导致社会风气日益浇漓。作者对这种现象感到痛心疾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来唤醒人们的道德意识,重新找回人文精神。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上帝降斯民,厥安存秉彝”,“仁义既榛塞,教化悲陵迟”,这些比喻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古代社会道德的赞美和对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的批评。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视,认为只有通过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才能找回人文精神。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当今社会道德缺失的忧虑和批评,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情感和人文精神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对当今社会道德缺失提出了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