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岁漫云云,志大终落落。
意思:早年浪漫等等,志高始终光明磊落。
出自作者[宋]苏辙的《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偶自十年闲,非继七人作。早岁漫云云,志大终落落。齿发已半空,头颅不难度。颜曾本吾师,终身美藜藿。》是一首表达人生感悟和自我期许的诗。它描绘了作者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体验和思考,以及对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了作者在过去的十年中保持了内心的平静和闲适,这表明作者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保持自我,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这种自我修养和内心的平静,对于人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着,诗中提到作者并非追随七位先贤的续作,而是表达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追求。这表明作者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并且不盲目追随他人。这种独立思考和自我追求的精神,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在早年时期,作者曾有过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和空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积累,作者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志向是远大的,但最终能够实现的程度却始终不确定。这种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的过程,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也是非常重要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作者已经逐渐接受了岁月的洗礼,头发和牙齿已经减少了许多,但头颅却并未感到难度增加。这表明作者在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保持坚韧和乐观的态度,不畏惧岁月的流逝。
最后,作者引用了颜回和曾参作为自己的老师,他们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代表着清贫、简朴的生活方式。作者表示自己将终身追求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这表明作者在追求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过程中,注重内心的平静和简朴的生活方式,这也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人生不同阶段的体验和思考,以及对自我价值和人生目标的追求。它提醒我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独立的精神,面对生活的挑战时能够保持坚韧和乐观的态度,注重内心的平静和简朴的生活方式。这些品质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