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执考书去,当衡谁与知。
意思:又拿着书去考察,当衡和谁知道。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送张兢无悔秘校赴调》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无悔富道谊,卷藏无所施。端笏拜上官,十年走阶墀。人皆为嗟惋,君独安且怡。又执考书去,当衡谁与知》,它是一首描绘一位官员在仕途上稳步前行的诗。
首段描述了这位官员在官场上的坚定不移和无私奉献。他无悔地遵循道德准则,尽管他的努力在现实中可能无法得到回报。他端端正正地拿着笏板,恭敬地拜见上级官员,十年如一日地在台阶上奔波。这种描述展现了这位官员的敬业精神和忠诚态度。
第二段则表达了人们对他的赞美和惋惜之情。人们都为他感到叹息和惋惜,因为他独自安然自得,怡然自乐。这种描述突出了他的坚韧和自信,同时也揭示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最后一段中,这位官员被要求去校订书籍,这暗示着他将在学术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然而,当问到谁能了解和支持他时,这个问题也表达出一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这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坚定和无私,同时也揭示了他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官场上稳步前行的官员形象,他无私奉献、敬业忠诚,同时也面临孤独和不确定性的挑战。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这位官员的内心世界和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