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次韵张子华九日长诗》 漓俗非所捉,此味如和羹。

漓俗非所捉,此味如和羹。

意思:漓江民俗不是所捉,这味道像和羹。

出自作者[宋]陈著的《次韵张子华九日长诗》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赞美和思念,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句“君家脉寿张,文气雄一乡。”即赞扬友人的家族和有文化气息。接着,“顾我不自武,穷于冻履常。”诗人自嘲自己并不勇猛,常常受困于贫穷。然而,友人却对他独具慧眼,不因他的处境而有所冷淡,古道热肠,对他始终如一。 诗人回忆起夏季南风带来的山溪香气,与友人相约登高的情景。他们在山顶饮酒,品尝美食,谈笑风生。别后诗人常常思念友人,感激他的深情厚谊。 诗中也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态度,“我耄君亦老,无预世短长。”诗人认为生命无常,不必计较长短。“向来尘埃迹,如云风扫将。”他将过去的困苦经历比作尘埃,被风扫去,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 “箪瓢足不足,听天自斟量。”诗人对生活的贫富得失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秋无宋玉悲,春无少陵伤。”他不像宋玉那样悲秋,也不像少陵那样伤春,而是以歌笑面对生活,傲视俗世如戏场。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豁达态度。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君家脉寿张,文气雄一乡。
顾我不自武,穷于冻履常。
异盼独见嗜,古道无炎凉。
忆昨夏季望,南风溪山香。
渠渠飞帖盟,伫我高峰行。
漓俗非所捉,此味如和羹。
寿我醴蘸甲,饫我熬屑姜。
别来坐成久,感激时拊床。
我耄君亦老,无预世短长。
向来尘埃迹,如云风扫将。
箪瓢足不足,听天自斟量。
秋无宋玉悲,春无少陵伤。
逢迎但歌笑,傲睨剧戏场。
不然徒自苦,平地皆羊肠。
加于人数等,衰劣如何当。

关键词解释

  • 漓俗

    读音:lí sú

    繁体字:灕俗

    意思:浮薄的风俗。
    清·昭槤《啸亭续录元初人物之盛》:“其后渐染灕俗,尊用国人,致使至元仁政穨败而丧亡随之,亦自贻伊戚也。”

    解释:1.浮薄的风俗。

  • 非所

    读音:fēi suǒ

    繁体字:非所

    意思:
    1.不按规定时间;不时。
    《荀子王霸》:“伤国者,何也?曰:以小人尚民而威,以非所取于民而巧。”
    王先谦集解引俞樾曰:“非所,犹非时也。”

  • 和羹

    引用解释

    1.配以不同调味品而制成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孔 传:“盐,咸;梅,醋。羹须咸醋以和之。” 南朝 宋 宗炳 《答何衡阳书》:“贝锦以繁采发华;和羹以盐梅致旨。”后用以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 唐 钱起 《陪郭令公东亭宴集》诗:“不愁懽乐尽,积庆在和羹。”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二:“举朝水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